誡命(5)著孝敬父母/邱瓊苑牧師

主題經文

(出埃及記20:12)

Tio̍h孝敬你ê老父,你ê老母,hō͘你ê日子tī

耶和華你ê上帝所賞賜你ê地,得tio̍h久長。

一.猶太人家庭教育看孝敬父母

(出埃及記 20:12)「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1]

這是十誡中的第五誡。第一誡到第四誡是人與上帝的關係。第五誡開始進到人倫,最重要的第一條,就是「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塔木德)猶太人認為:人最親近的夥伴是上帝和母親。所以猶太人拉比說:當人尊敬父母的時候,也等於在尊重上帝,所以猶太人非常孝敬父母。

    猶太人認為贍養父母,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只要對造物主的敬重還沒有消失,贍養雙親的律例將永無止境。

    世界上猶太人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六百萬人,占世界總人口的0.3%,但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22%的得獎人都是猶太人,這個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在猶太人家裡,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的。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2]

    猶太人的教育特點是突出獨立教育;尊重智慧;重視對孩子思維和才能的培養。全方位地教育孩子。猶太人明白:最初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就天才的前提,一個人的早期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在對孩子教育時,猶太人非常重視智慧教育/家庭教育,他們相信一切成功都是藉著智慧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得來。

    良好的家庭教育當然就是包含了對父母親人的敬重。


二.新約舊約中「孝敬」的原義

   「孝敬」是動詞,希伯來文意思「沉重的、重量的」[3],後來引申為受人尊敬的、受人讚賞的。也就是父母在子女的生命中,應是有分量的,子女要在眾人面前讓父母有尊重、光榮,以及榮耀的地位。

    在新約聖經中,使徒保羅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2)。「孝敬」是動詞,希臘文[4]的意思是「尊崇、尊重、尊敬」,所以子女不僅孝而且是尊敬父母。

    論語[5]也提到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的意思是說:「現在的孝順,衹是能贍養老人。即使是犬馬,都會得到飼養。不敬重,有何區別?」

    從新舊約看「孝敬」兩字,看中國哲學儒家所教導的孝敬也不出其中。但是基督教長期以來被其他宗教視為「忘本不孝」的宗教,問題出在哪裡?


三.儒教與基督教信仰論孝敬

1.基督教死後無人哭。刻板印象看基督徒是為不孝。

2.儒家講人生之道。因此東方華人傳統思想修身哲學重視 的是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些也都是人與人之關係。

3.孔子的教導-孝就是「不違禮」,《倫語》[6]:「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學生問孔子甚麼是「孝」,孔子答「無違」,意思是「不違禮」。

意思是當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孩子們要以禮服事他們。當父母不在了,仍然要用「禮數」尊重,要用祭拜紀念父母。要以禮數繼續祭拜父母。孝經中「慎終追遠」的觀念就是討論孝道的落實與人倫關係,而不是討論鬼神的問題。我們看舊約中以色列人對過往長輩的孝敬。


(一)約瑟的故事

(創世記 50:1-5;10-12)

50:1 約瑟伏在父親身上哀哭,親吻他。

50:2 然後約瑟吩咐醫生用藥物保存父親的屍體,醫生就照辦了。

50:3 他們按照規定,用四十天時間完成這防腐工作。埃及人為他舉哀七十天。

50:4 過了哀悼的期間,約瑟對王的臣僕說:「請你們把下面的話稟告王:

50:5 『我父親臨終的時候要我發誓,把他歸葬迦南他為自己準備的墳裏。所以,求你准我去埋葬我父親;喪事辦完,我就回來!』」

50:6 王回答:「你去吧,照你所發的誓去葬你父親。」

50:10 他們來到約旦河東岸的亞達禾場,在那裏號咷大哭一陣;約瑟舉哀七天。

50:11 迦南人看見這一大群人在亞達禾場哀悼,就說:「埃及人的哀悼多嚴肅啊!」因此這地方叫亞伯‧麥西(有「埃及人的哀悼」的意思)。

50:12 雅各的兒子們遵照父親的吩咐。

    雅各因為約瑟在埃及為宰相得以照顧家庭而遷移到埃及,但是年老的雅各去世,生前吩咐約瑟要把他安葬在祖先之處。這段經文記錄了約瑟謹慎敬重地完成父親的身後事宜。用這個故事來看,儒教教導與基督教教導是互為印證的。


(二)祭祖文化

    華人祭祖文化(台灣人祭祖文化也同此)[7]大概有四個目的:

1.薪火相傳、懷念祖德、延續生命

2.孝道倫理、敬愛尊榮、紀念祖先;

3.團結家族、聯誼支持、團契交流;

4.亡靈崇拜、祈祖保佑、求取祝福。

薪火相傳紀念祖先,知道同一本源,家族成員藉此機會相聚,特別是現代社會還可以看到的客家族群在元宵節時家族祭祖活動。

蘭嶼地區-原住民居住的地平面以下的房子,尚保留著祖先遺物,他們相信祖靈護衛著家園,但是對於祖靈遺物不敬也會帶來災禍...。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祖先的表現之一。

我們無法用人世間的想法想像並與其他宗教信仰者爭論死後的世界,我們可以做的應該是第五誡所教導的,並把握父母健在的日子好好孝順,不要徒留遺憾無法彌補。

    但是,許多初代包含客家族群在信仰與祭祖文化有著相當衝突的掙扎,也有許多人因著這樣的掙扎,因此在基督教信仰的門前徘徊。


(三)基督教信仰孝敬祭祖之「取代模式」[8]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溫永生牧師對於上述的文化衝突,他做了「取代模式」的建議與努力,

設計基督教敬祖的「取代模式」,考慮台灣人文化重儀式的背景而設計「追思三禮」:

1.「追思三禮」:有倒水禮、獻花禮及點燭禮,這是向神表達的敬拜禮儀。這三禮與三位一體的神連結,藉著禱告及啟應文,豐富地表達敬拜神、紀念先祖的涵意。

2.「致敬禮」:主要是「鞠躬與獻花禮」,這是向祖先或亡者直接表達的禮儀。在直接向「亡者」表達的禮節上,不致陷入拜偶像的疑慮。

    這些取代的模式行為必須藉著宗教學的詮釋加以教育,

但是,通常因為傳統宗教的刻板印象,很難接受經過銓釋而有基督教信仰意義的祭祖敬祖行為。即便可以接受,但是在心靈上有所「不滿足」,總是認為須有外在具體的祭拜模式以表達敬意。

    所以,基督徒子女就更應該在父母健在時更加孝敬,猶如猶太人所教導的:只要對造物主的敬重還沒有消失,贍養照顧孝敬雙親的律例將永無止境。因為這是耶和華上主頒布的誡命。


四.聖經中關於孝敬父母的相關經文

箴言 1:8,9-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

箴言 15:5-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

箴言 20:20-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

箴言 23:22-25-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

箴言 28:24-偷竊父母的說「這不是罪」,此人就是與強盜同類。

箴言 30:11,17-有一宗人,咒詛父親,不給母親祝福。

馬太15:4-6-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以弗所 6:1-3-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歌羅西 3:20-你們做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

申命記 27:16-『輕慢父母的,必受咒詛。』百姓都要說:『阿們!』

以弗所書 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利未記 19:3-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申命記 5:16-『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馬太 15:4-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馬太福音 19:19-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馬可福音 7:10-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結論

    據說日本古代,貧困家庭有一種拋棄老人的行為。在一個特別窮困的村落,一個特別貧窮家庭的兒子背著老病的母親慢慢地走向山上,預備拋棄老母親。一路上,母親不斷折枝拋棄於地上,兒子問:你總是丟樹枝幹嗎?母說:孩子,在這深山冷峭中,夜色又暗,擔心你會找不到回家的路,這樣好幫助你,讓你找到回家的路。兒子聽罷,頓時嚎啕大哭,於是又把母親背回了家。[9]這個家庭卻也因為有了嬤嬤的生命智慧,度過了許多的困難與挑戰。

    我們人生的道路是父母開啟,聖經新舊約教導我們,終我們一生的道路也能因著孝敬父母而順暢。可能我們許多人的父母都已回天家,我們仍然懷念也能以「孝敬」這樣的誡命來陪伴勉勵我們的子孫下一代,因為我們確信這是下一代蒙福,並使得日子在耶和華神所賜的地上得以長久的確據。



[1] 中文和合本

[2] 《猶太人的父母》,台北:道聲出版社。

[3] 《聖經原文字彙彙編》,台中:中台神學院出版社。

[4]  同上。

[5] 《論語為政篇》

[6] 《論語為政篇》

[7] 溫永生,《臺灣祭祖及喪禮儀式問題的突破》臺北:中華福音神學院,2003。

[8] 溫永生,《臺灣祭祖及喪禮儀式問題的突破》。

[9]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3ln2xog.html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