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歷史的人(4)約翰‧諾克斯/邱瓊苑牧師

一.經文-馬太福音11:11

(中文現代譯版)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人間沒有比約翰更偉大的人,但是在天國裏,最微小的一個都要比約翰偉大呢!

(台語漢字版)「我實在給恁講,婦仁人所生的無人比施洗者約翰較偉大;m̄-kú,佇天國上微細的猶比伊閣較偉大。

和合本譯為「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
這節經文提到所謂的「大小」,我們不要誤認為是指地位或職務的大小、高低,我們可以看為人和基督的關係遠近。凡婦人所生的,偉大的聖經人物,如亞伯拉罕、摩西、以利亞等偉人,他們『從遠處望見』基督(希伯來11:12-13 雖然亞伯拉罕似乎已經死了,從他一個人所傳下來的子孫卻像天上的星星和海邊無數的沙粒那麼多。
這些人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他們並沒有領受到上帝所應許的;可是從遠處觀望,心裏歡喜,又承認他們在世上不過是異鄉人和旅客),而施洗約翰親眼看見基督。


「然而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天國裏最小的』指所有「有基督住在生命裡面的」,有基督住在他們裏面的生命(歌羅西1:27 上帝的計劃是要他的子民知道,這豐盛而榮耀的奧祕是要顯示給全人類的。這奧祕是:基督在你們的生命裏,也就是說,你們要分享上帝的榮耀。)


這短短一節經文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耶穌要表明:舊約先知的工作-啟示並教導以色列百姓獲得上帝藉著法律的頒布,通過摩西等等先知與以色列建立的永恆生命,以及上帝差派的先知們為使以色列人恢復對律法的順服以建立生命,施洗約翰則是預告並提醒以色列為「上帝應許的彌賽亞的到來」做好準備。


我們了解施洗約翰出生,在母親的子宮裡就已被上帝的靈感召,施洗約翰模範的生活,卓越的教導,尤其是他作為基督到來的預兆先鋒,以及他作為「道路預備者」的工作和職務。


耶穌說,沒有一個藉由婦女生育的人比約翰大。但是耶穌更強調:
耶穌的顯現預示著人經由工作律法或美好行徑獲得永生的路徑可以轉化,願意對耶穌完全順服,以恩典和信心之約取代人的工作與律法的人都要比約翰來得大(更親近耶穌)。


相信耶穌的贖罪之死帶來救恩,而不是相信自己的不完美(永遠不可能完美)行為,在上帝眼中被接受並獲得永生的人,因為順服耶穌基督的完全公義與恩典救贖,從而成為上帝國度(天國)的「小基督」,這些人都比約翰更近耶穌,因為他不是依靠自己的工作,而是依靠對基督耶穌的信仰進入上帝的國度。
一個人的大小,乃在於他和基督的關係如何;人與基督親密的關係,象徵著他在上帝國的地位。
人須從水和聖靈生,才能進上帝的國(約3:5 耶穌回答:「我鄭重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成為上帝國的子民。);從母腹生的肉身生命要能因為對基督的信賴轉化而為從靈生的生命。
我們從這段經文來認識約翰諾克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活出這段經文的意義。

二.約翰‧諾克斯
出生於1514年蘇格蘭愛丁堡南邊的哈汀敦(Haddington)小鎮。父親是受人敬重的商人,因為父親威廉和祖父、曾祖父家族與波斯威爾伯爵(蘇格蘭最有權有勢的家族)關係密切,所以也得以晉身於當時的權貴。
父母把諾克斯送進哈汀敦的文法學校,讓他在小小年紀就扎穩拉丁文基礎。畢業後到一個貴族的家庭擔任家教。1529年他就進入聖安德魯大學修習哲學。
在聖安德魯大學讀書的期間,諾克斯的老師,也就是加爾文早年在巴黎受教的同一位老師-約翰梅傑。
但是諾克斯並不認同約翰梅傑從學術觀點詮釋聖經,諾克斯認為聖經已經明明白白了,不需要特別的分析或銓釋。他認為只要出於聖經就是真理,其餘都是多的。
他在1536年受封為神父,但是並沒有自己的教區。1540年受聘為教士,從事教育年輕人的工作。
在16世紀的蘇格蘭,大多數的土地都是天主教所有,教會神職人員都是由政治層級指派,不需要具備任何屬靈條件,也因此聖經銓釋、道德品行等等都相當的低落。在諾克斯投入改革之前,蘇格蘭的改革運動已經持續多年。

三.蘇格蘭-新教領袖喬治‧魏沙特的保鑣
當時蘇格蘭國王是詹姆斯五世(JamesⅤ)和皇后瑪麗‧吉斯(法國權臣吉斯公爵弗朗索瓦‧洛林之妹瑪麗·吉斯),育有一女瑪麗(日後成為蘇格蘭女王瑪麗)。公主瑪麗出生一個禮拜,國王詹姆斯五世駕崩,幼嬰瑪麗正式加冕繼任王位。國家於是就設立了攝政王,這位攝政王建立一套支持新教的策略,大力鼓勵百姓勤讀聖經,鼓勵改革宗傳道人上台講道。
1543年因為受到改信新教的入世修士湯瑪斯‧吉拉姆的影響,諾克斯決心與天主教會切割,投擁新教思想。
蘇格蘭在攝政王辭世之後,皇后瑪麗‧吉斯就自己代理(自己的女兒暨年幼的)女王瑪麗治理蘇格蘭。但是皇后瑪麗吉斯是非常極端的天主教徒,她下令廢除(當時攝政王所立)所有支持新教的政策,威脅要對所有反對她和反對天主教的人不利,因著這樣的轉變,蘇格蘭各地蔓延著恐怖的氛圍。
亂世總有改造歷史的人,當時出現了一位喬治‧魏沙特(George Wishart) ,他根本不畏懼天主教會和來自皇后瑪麗的威脅,持續遊走在蘇格蘭各地呼籲並傳講改革的福音。
諾克斯受到魏沙特傳講的簡明易懂的真理深深感動,決定加入魏沙特的團隊,但是並不是成為傳道同工,而是擔任他的隨身保鏢,魏沙特還給他一把劍配在身上。
諾克斯成了保護魏沙特的保鑣,也成為他的好朋友、親信和學生。但是,幾個月之後,魏沙特告訴他-回去教導你的學生,一個人犧牲就夠了。
1546年,魏沙特被當時天主教會扣上散布異端的罪名,遭到火刑處死。就在前往刑場的路上,魏沙特雙手遭反綁,脖子束著粗繩,腰部纏著鐵鍊,向著街道兩旁圍觀的群眾傳福音,安慰他的信徒說他的肉體短暫受苦之後,他就會屈膝在耶穌腳前,安穩地與祂同在直到永遠。就在全身陷入火海時,魏沙特仍然大聲呼求上主赦免那殺害他的人。
這件事情在諾克斯的內心留下了強烈的悲憤,他決心投入已臻成熟的反抗運動。

四.加入卡斯提爾人(Castilians)的陣營
就在魏沙特死後兩個月,一群手拿武器的男人殺了聖安德魯斯城堡大門守衛,潛入那個下令陷害魏沙特的樞機主教貝敦的房內,要刺殺樞機主教前,這群人表明了:為你所做罪行悔改吧﹗尤其是殺害上主的器皿魏沙特,你要血債血還,今天上帝就是差派我們來為魏沙特復仇的。
刺客連刺樞機主教貝敦三刀,仍然不甘心,還踢他的屍體,在他的嘴巴小解,用鹽巴抹他的屍體,用繩索纏套住他的脖子,再把屍體掛在城堡窗口示眾。
這群人說他們的行動是表明對宗教、對政治的不滿,貝敦代表法國和天主教入侵蘇格蘭,他們要向法國也向天主教宣戰,他們自稱為卡斯提爾人(Castilians)。諾克斯並未參加這次的行動,但是卻表達支持。因為他相信這些惡人應該受到上帝的懲罰。
也因為卡斯提爾人這次的行動讓蘇格蘭政府和皇后瑪麗吉斯非常震怒,立刻對所有新教徒展開報復。諾克斯也因此展開逃亡,原本計畫逃往德國,但是他家教學生的父親卻建議他投效聖安德魯斯堡的這群反抗軍,於是1547年,諾克斯加入了卡斯提爾人的陣營。

五.拒絕親吻瑪麗皇后人像
如果以加爾文和諾克斯對照,加爾文的沉穩安靜,與諾克斯全身上下充份表現出對上帝的熱情,他就如一個先知,沒有灰色地帶,只有黑白之分。
他在第一次公開講道時,特別引用但以理書7:24-25。
諾克斯從但以理的異象解釋經文的意義:但以理書
7:1-2
在伯沙撒作巴比倫王的第一年,有一個晚上,我─但以理做了一個夢,看見一個異象。我把那天晚上所看見的記錄下來: 有一陣風從四面八方吹來,襲擊海面;
7:3 又有形狀不同的四頭巨獸從海裏上來。
7:4 第一頭巨獸像獅子,但是有老鷹的翅膀。我正觀看的時候,牠的翅膀被撕掉了。牠被扶起來,兩腳站在地上,像人一樣;牠有人的頭腦。
7:5 第二頭巨獸像熊,用兩隻後腿站立;牠的牙齒咬著三根肋骨。有聲音對牠說:「吃吧,盡量地吃肉!」
7:6 我正觀看的時候,另一頭巨獸出現。牠像豹,背上有四個翅膀,像鳥的翅膀,又有四個頭,看來十分威武。
7:7 我正觀看的時候,第四頭巨獸出現了。牠強壯可怕,令人恐怖。牠用大鐵牙咬碎獵物,然後用腳踐踏。牠和前三頭巨獸不一樣,有十個角。

7:17 他說:「這四頭巨獸是指在世上將興起的四個帝國。
7:18 但是至高上帝的子民將接受王權,擁有這王權,直到永永遠遠。」
7:19 我想更清楚知道第四頭巨獸的事,因為這頭可怕的獸跟其他三獸不同。牠用銅爪鐵齒咬碎獵物,然後用腳踐踏。
7:24 那十個角是指相繼統治帝國的十個君王。後來另一個王起來,跟以前的王不同;他要推翻三個王。
7:25 他要口出狂言,敵對至高的上帝,並且迫害上帝的子民。他圖謀更改他們的宗教法律和節期。上帝的子民將受他統治三年半。
諾克斯解釋這個異象象徵著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象徵羅馬人指的不是別人,正是天主教會和教皇制度。他痛斥天主教會就是撒旦的會堂,教皇制度就是敵基督,他也抨擊教皇的權勢形同異端。

他批評贖罪券,他也提出彌撒儀式是褻瀆了耶穌基督。他痛斥教宗就是敵基督的。當他講完後,有人說:魏沙特的證道都沒有諾克斯這麼大膽,卻遭到火刑,已經預料他會是下一個殉道者。但是越來越多的民眾被諾克斯的證道吸引而成為新教徒。
當越來越多的民眾被新教所吸引,無法驅逐卡斯提爾人的當下,蘇格蘭天主教會無計可施,於是向外請求法國(皇后瑪麗的背景)派兵協助圍攻佔領聖安德魯斯堡的卡斯提爾人新教徒們。交戰之後,城堡內的人包括諾克斯被迫投降並和法國達成協議,只要他們願意安安靜靜前往法國就能重獲自由。
當載著這批新教徒的船隻抵達法國時,法國卻毀了協議,這些新教徒被拘禁在船艇上,不得下船,被當成奴隸在船上充當苦力長達19個月。
這時的諾克斯才33歲。雖然淪為階下囚,卻有著過人的生命力,他相信上帝必然救他,讓他在心愛的祖國蘇格蘭繼續傳福音,他滿腔熱情磨練成鋼鐵意志,滿心相信重獲自由之後能為上帝做工。

雖然在船上是充當苦力,還是要參加船上的天主教彌撒。儀式中,所有船員、官員和奴隸們都奉命高唱「聖母經」並親吻瑪麗皇后的人像。
諾克斯拒絕親吻皇后瑪麗人像,而且還一把抓起人像丟進大海,大聲喊著說:「讓皇后想辦法救自己吧,讓她學習游泳吧!」不過也因這樣,從此之後卻再也沒有人強迫新教徒們做這樣的事情了。
蘇格蘭皇后瑪麗或是天主教會以皇后人像塑造偶像崇拜,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有沒有把自己偶像化或是把別人偶像化的人呢?我們是如何面對自己和斷絕偶像崇拜呢?
我們看見身處極度痛苦境遇的諾克斯,反而持守信心,定睛於上帝,上帝也在他的內在培養出堅定的毅力,交付他神聖的使命。摩西從曠野出來,約瑟從監牢出來,保羅沒有讓囚禁、被迫害的苦難所綑綁,因此都造就他們成為眾人信仰的建造者。給了我們很好的提醒-處身在曠野中我們靠主得以剛強。就如以賽亞書所說的:
(賽 40:29-31)
疲乏的, 祂賜能力;軟弱的, 祂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六.遇見加爾文
受囚於法國船上的新教徒苦力在19個月後終於獲釋。
1549年諾克斯以自由之身走下船,之後的五年,諾克斯沒有意願回去蘇格蘭,但是在英格蘭受冊封為新教牧師。
也在伯立克(Berwick)牧養當地蘇格蘭移民。
他在伯立克對會眾的教導-認識新教的三個基本教義:
1. 聖經是最高權威
2. 唯獨憑藉信心才能稱義
3. 信徒皆祭司。
1551年諾克斯奉派協助改寫《公禱書》。他提出:反對會眾必須跪著領受聖餐,也拒絕聖餐中的餅、杯會轉化成為耶穌的血與肉(天主教的化質說)。
我們把歷史回到蘇格蘭來看,1543年出生的瑪麗出生六天後,因為父親國王詹姆斯五世駕崩,隨即加冕為蘇格蘭君主,Beaton(貝敦1546被刺身亡)樞機把王冠戴在她頭上,固定了王冠。如此年幼就加冕成為女王。因為蘇格蘭與法國(皇后瑪麗吉斯的背景)的傳統聯盟,愛爾蘭王亨利八世策劃「粗暴求婚」,企圖促成瑪麗嫁給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其中還包含一連串對蘇格蘭領土的襲擊以及侵略行動。這的企圖造成得戰亂一直持續到1551年,許多人為此失去了生命。
皇后瑪麗·吉斯因為害怕女兒受到傷害,暫時將她送到天主教修道院躲藏,並轉而向法國尋求幫助。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此時正打算建立蘇格蘭年幼的瑪麗女王與自己剛出生兒子──王太子弗朗索瓦(政治)聯姻以期統一法國與蘇格蘭。

1548年8月,亨利二世派出的法國艦隊駛回法國,五歲的蘇格蘭女王瑪麗在船上。亨利二世負責培養教育她。

在法國王宮裡,瑪麗備受寵愛。享受法國提供的最好的教育,通曉法語、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還有她的母語--蘇格蘭語。
1558年(15歲)在巴黎聖母院嫁給了法國王太子弗蘭索瓦(二世)。
1559年法王亨利二世病故,弗朗索瓦二世即位,瑪麗成為法國王后;丈夫成為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

1560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去世。瑪麗成了寡婦。
這位年輕的寡婦於1561年8月回到了蘇格蘭。此時的瑪麗才僅僅18歲。蘇格蘭宗教改革使得國內矛盾重重,瑪麗作為一個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遭到了許多臣民和她(父親表妹)姑姑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558年登基,至1603年3月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以及皈依新教的鄰國君主的猜疑。
按照當時繼承法的規定,瑪麗(的無嗣的表姑伊莉莎白一世之後)是英格蘭王位順位的下一個繼承人。

伊莉莎白登基後,採取的行動之一就是建立一個新教的英格蘭教會,並成為該教會的最高領袖,她期待實施宗教和解。
另一方面由於法國胡格諾派(新教-加爾文支派)起義增多,法國沒能在蘇格蘭援助瑪麗,且在其母瑪麗•吉斯逝世後,法國從蘇格蘭撤軍,並承認伊莉莎白一世在英格蘭的統治權。繼承問題也成為瑪麗和伊莉莎白這兩位女王的紛爭。

1570年,或許是因為對新教政策的寬容,教皇頒布《逐出令》,教會當局不承認伊莉莎白女王的王位合法性,並煽動她的臣民造反,因此之後發生了幾次威脅她生命的陰謀事件,

蘇格蘭瑪麗被控捲入-刺殺英格蘭伊莉莎白一世及在英格蘭復興天主教為目標的陰謀。支持新教及伊莉莎白統治的臣民不願容忍瑪麗,主張處決她的聲浪日漸高漲。

就在蘇格蘭境內打擊新教的環境中,教會當局要求新教徒要改變信仰,否則視為異端。蘇格蘭、英格蘭就是在當時這種矛盾對立的政局和新舊教會對立的氛圍下,諾克斯的跟隨者哀求他盡快離開英格蘭,於是他逃往法國迪耶普(Dieppe)。但是,後來他提起這件事-自己離開英格蘭不知道是對還是不對,因為「恐怕自己以後再也沒有機會死於公平公正的衝突,我祈求上主讓我早日重返沙場」 。他稱自己雖然在法國安全無虞,卻是「一匹上不了戰場的戰馬」。
從迪耶普再轉往瑞士,他決定前往日內瓦去見加爾文。兩人見面了。雖然同樣是為理想奮鬥,兩人作法卻天差地遠。加爾文擅長邏輯思考,聰明絕頂的思想家與辯論家,他的論述教導常常讓對手啞口無言。諾克斯則是個鬥士,相信行動比論述重要,充滿熱情,闡述真理時他不加修飾,也不拐彎抹角。
加爾文覺得諾克斯稍嫌粗獷,但是佩服他的勇氣,諾克斯認為加爾文的豐富學識可以幫助他將理想發揚光大,兩人為了改革結為好友。

七.宗教改革英雄
歷史上描寫著-諾克斯是唯一放任百姓破壞神像與藝術品的著名宗教改革家,他好比舊約先知,相信沒有積極作為無法有真正的改革。
當時改革並主張新教信仰,訴求的就是:教皇不再擁有任何權力。天主教聖餐儀式、拉丁文彌撒、雕像、十字架、拜馬利亞和聖徒、為死人禱告、煉獄論等等全數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教會禮拜、查考聖經、禱告、全體會眾用通俗的曲調吟唱詩篇等。這是宗教改革的大勝利。但是接著需要的是建立新的教會秩序,當時蘇格蘭百姓也都寄望於諾克斯,他也不負眾望。

結論
1572年,在諾克斯離世時,蘇格蘭(祖國)仍然還未完全從宗教混亂的泥沼中清理乾淨,死後被埋葬在他愛丁堡教會的院子,墓誌銘上面寫著「這裡躺著一個不曲意逢迎,無畏無懼的勇者」。
他教導是世人應該為真理而戰,就算是要拋下對國家的忠誠、對抗政府的命令也在所不惜。他全盤否定羅馬天主教的規定,不讓教會成員臣服於君主政體之下,這一點除了蘇格蘭之外,在其他國家看不到。
他不承認宗教節日、聖誕節等的正當性,認為不是出於聖經。有人說他過於固執,但是也因為不妥協,加上激烈的講道方式,才撼動了這個古老國家的堅硬硬營壘。可以說有些人注定在世上不受歡迎,但是卻因為他們的服事才得以讓人享受真正的信仰生活。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