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的喜樂/林憲懋牧師

詩篇2:1~12
2012.10.21


今天是教會教育事工奉獻主日,上帝的旨意,讓教會存在於世界上有許多的目的,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乃是要「教育人」,使其「觀念」產生改變,我選了詩篇2:1~12節這段經文,以「事奉的喜樂」為題來勉勵大家。

(一)不認識救恩者的典型反應(詩2:1~6)
詩篇第2篇一開始便切入主題,第一字為什麼標明了全篇的語氣,就是大感驚訝,希奇他們對於神的治理和治理者,竟然會不分好歹地抗拒。RSV所譯的conspire(陰謀,即和合本所譯爭鬧)未表達出吵嚷的氣氛,其他的譯法較貼切;1節後半句的「謀算」,其概念是「喃喃自語」,或從壞的一面而言,指「發怨言」。這不滿的情緒逐漸提昇,直到第3節的決定;這是因著對神輕省的軛和「慈繩愛索」(參何11:4)全然盲目,而產生的典型反應。使徒行傳4:25~28認為此處即是預言加略山,而君王和臣宰則分別在希律和彼拉多身上應驗,外邦和萬民則由「外邦人和以色列民」(複數,正如本篇)應驗,他們聯合抵擋主的受膏者,希臘文即,祂的基督。該段經文指出神在默默掌權(徒四28)。
在此要請兄姐注意一件事:「聖經乃是從上帝的角度看人類的歷史。」人無法預先看透上帝的旨意,往往會用自己的短視,來瞭解和解釋歷史事件,因此往往與上帝的旨意互相違背,難怪,上帝的好意常常被誤會為「繩索」,是一種使人不自由的「綑綁」,因此要與上帝保持距離,最好祂都不知道我在哪裡,在做什麼。

(二)蒙恩者的反省(詩2:7~10)
我們因為基督的緣故,得以被上帝稱呼「你是我的兒子」(詩2:7)。其實不是因為我們本身有任何的功勞、我們有什麼特別,卻得以被選召為上帝的兒子,得蒙屬天的榮耀。當我們實際地體會到這個事實,會幫助我們產生自省,每天自然而然地過著嚴謹的生活。

第10節:「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看到「君王」、「審判官」這樣的字眼,我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具有這樣「身份」的「某些人」,至少不是「我某某人啦」。但我倒認為,我們不必過份拘泥於字面,這經文是在告訴我們,我們都是我們自己的「君王和審判官」,這意思是說,我們為自己的生命「掌權」,對於扮演自己命運的「主宰者」,早就非常習慣了。但是現在,上帝呼召我們,要我們把這個主權交出來,因此祂要我們「應當省悟!」及「該受管教!」
我要說的是,身為基督徒應該有一個習慣,就是「保持自我反省的習慣。」我們讀聖經的目的是什麼?為了什麼理由,我們可以快樂地、心甘情願地參與在事奉之中?如果我們常常做反省,你會發現一個千古不變的真理:「唯有如此,我們才配稱為基督徒!那是基督徒活潑生命的具體展現。」對我而言,光讀聖經,徒有基督徒生活而不做自我的反省,實在是一件非常難以瞭解的事情。

「蒙恩」或「忘恩」,用台語念起來完全一樣,但是兩件事情的差別,卻如同晝與夜一般地黑白分明。我們應該回應詩篇2:10節的呼籲:「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盼望我們常在主的保守之中,常做反省,得著內心真正的平安與喜樂。

(三)以敬畏上帝的態度,享受事奉中的喜樂(詩2:11)
詩篇2:11接著說:「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前面一句話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事奉耶和華上帝該有一種敬畏的態度,因為知道上帝是萬王之王。可是後半句「戰兢而快樂」卻像是兩種互相矛盾的情緒,雖然令人驚訝,卻也頗為適切,因為發現到一個事實:他們所要事奉的,是何等偉大的一位君王(哈3:16、18)。

我們知道在希伯來原文裡面,被翻譯成「快樂」這個字是「gi^l」,它也可以解釋作「存活」,如果翻譯成這樣,那重新讀一下經文,會變成「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在上帝面前)存活。」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我們可以活著,不僅是因為有呼吸而使肉體得以保持「活著」的狀態,我們的靈命,是否也像這樣,在上帝眼中是「存活」著的呢?
相對第二點,「當自己的主人」最強烈的對照組,我想,莫過於「當別人的僕人」了,當僕人意味著「服事」、「事奉」、「幫忙做事」這些內涵。在事奉之中是否真有喜樂可言?我相信只有真正在做的人,才有辦法體會得到!

我們若能夠常常以具體的行動來事奉上帝,將提醒我們是多麼有福氣的人,只有得著這等福份的人,才配得服事上帝。詩篇2:12是一個祝福的宣告(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這句話要人明白,是上帝的恩典促成了這個呼召。世人因著恐懼與驕傲,而將神的管理描述為捆綁(3節),其實那原是安全的保障與祝福。離了祂,就沒有避難所,惟有在衪裡面才能得蔭庇。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