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太路加看耶穌(3) 流亡的嬰兒/邱瓊苑牧師

經文-馬太2:1-12

2:1 希律作王的時候,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星象家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2:2 他們問:「那出生要作猶太人的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了他的星,特地來朝拜他。」
2:3 希律王聽了這話,著急不安;整個耶路撒冷的人也同樣不安。
2:4 希律就召集了所有的祭司長和民間的經學教師,問他們:「基督該誕生在甚麼地方?」
2:5 他們回答:「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先知曾這樣寫:
2:6 猶大地區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邑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有一位領袖要從你那裏出來,他要牧養我的子民以色列。」
2:7 於是,希律暗地裏召見從東方來的星象家,向他們查問那顆星出現的準確日子,
2:8 然後吩咐他們前往伯利恆,說:「你們去,仔細尋找那小孩子,找著了就來向我報告,我也好去拜他。」
2:9 聽了這話,他們就走了。這時候,他們在東方看見的那顆星又出現,並且在前頭引導他們,一直來到小孩子出生地方的上面才停住。
2:10 他們看見那顆星,真是歡欣快樂。
2:11 他們進了屋子,看見小孩子和他的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朝拜這孩子,然後打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等禮物獻給他。
2:12 在夢中,上帝指示他們不要回去見希律,於是他們從另一條路回自己的家鄉去。

一.人物介紹
1.希律王
希律王在這個時期稱的是大希律(Herod The Great)。
根據百科-他出生於西元前73年,卒於西元前4年
羅馬帝國於西元前40年佔領巴勒斯坦,不論哪一位羅馬皇帝,大希律都得到他們的信任。特別是奧古斯都當上羅馬皇帝以後,更把猶太附近的撒馬利亞、加利利、泰爾海濱,甚至遠到埃及,都交給希律管轄,並正式任命他為「猶太人的王」, 時為西元前37 年。希律在境內廣建軍事要塞,興建港口,並命名為凱撒利亞,以表達他對凱撒奧古斯都的尊崇。主前24年,他在耶路撒冷建造了希律宮殿。主前20年,開始重修並擴建耶路撒冷的聖殿,這項工程,一直到他死後近70年(主後63年),方才竣工。
大希律在西元前 4 年去世,他的兒子們被封為巴勒斯坦不同地區的分封王。當然,這還需經過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批准。(註: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Paul S.H.)
猶太王國和猶太省:西元前37年,立大希律為猶太國的王,他的封地包括有猶太省、加利利省、比利亞省和特拉可尼省等四個省,此四個省可統稱為猶太國或猶太地。
其中猶太省又分為撒瑪利亞、猶太和以土買三個地區,因此猶太王國、猶太省和其中的猶太地區,皆可簡稱為猶太地。(猶太地圖)
猶太王國:在西元前37年到主前4年,是由大希律統治,他死後就由他的三個兒子分別統治,
亞基老(4BC~6AD) 管理猶太省,管理猶太、撒馬利亞和以土買等地,只稱為分封王。
希律˙安提帕(4BC~39AD)管理加利利和比利亞,他的地位也是分封王(tetrarch),安提帕為三位分封王當中,政治能力最佳的一位,後來蒙羅馬允許使用希律的頭銜,史稱希律˙安提帕。
腓力(4BC~34AD)管理特拉可尼,管理範圍含巴勒斯坦北部及東北部,包括特拉可尼,以土利亞等地。
耶穌在世時大部份時間在加利利,就是在希律˙安提帕的管轄區。他聽到耶穌的名聲,以為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想要殺耶穌,耶穌稱他為狐狸(路 13:32)。
在四福音中,獨有路23:6-12提到,希律˙安提帕與彼拉多原本有仇,但審判耶穌一事卻讓他們成為朋友。他們之間的問題,很可能與路13:1所提,彼拉多曾在耶路撒冷殺了希律˙安提帕轄下的加利利百姓一事有關。彼拉多讓希律˙安提帕審理耶穌,可視為他對安提帕的尊重,而安提帕並未判決,卻將耶穌送回,則為安提帕對彼拉多在猶太省職權的尊重,如此一來一往,便消弭了兩者之間的過節。(註: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
嚴格來說,羅馬體制不是君主制(monarchy),乃是元老制。羅馬對它所征服的地方,安定的省份由元老院管理,指派省長統治,常有暴亂的則由皇帝直接派軍隊駐守,由提督、巡撫或地方長官管治。
耶穌時代,猶太人在政治方面受羅馬統治,在文化方面則受希臘影響,再加上猶太傳統的宗教,就形成耶穌所處之時代的背景。
猶太史家約瑟夫所寫的書上記載,大希律死於主前4 年4 月4 日左右(4 B.C.)逾越節前。
大希律生於西元前73年,所以當上猶太國的王時36歲(西元前37年)。

二.主前主後-主耶穌出生前(BC) 主耶穌出生之後(AD)
今天經文馬太福音第二章記載,大希律從東方博士那裡知道耶穌的降生,殺了伯利恆城周圍兩歲以內的嬰孩,學者約瑟夫認為:耶穌降生是在大希律死之前,所以耶穌出生大概在公元前4-6 年之間。
《路加福音》2:1-21提到:該撒亞古士督(又譯作奧古斯都Augustus)要國民報名上冊。約瑟和他的妻馬利亞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伯利恆報名上冊。到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與他起名叫耶穌。
(用現代輕鬆語言來說,耶穌可以說是慢報戶口了)
現在有些人認為不可以寫「公元」或「西元」,說是基督徒要寫 BC /AD,對於BC「主前」AD「主後」有些不同主張的原因:
耶穌在世的時候,祂的影響力還沒大到可以樹立年代的里程碑。公元紀元的始用,是從公元525年才開始的。
BC和AD 是今日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曆法,此曆法在1582年設立,被稱為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或西曆,
以假定耶穌基督是於第一年出生為基礎,在耶穌出生之前訂為BC(西元前),出生之後的年份則訂為AD(西元後)。
英文中BC指「在基督之前(Before Christ)」, AD代表拉丁文中的「Anno Domini」,意為「主的紀年(year of the Lord)」,更適切為「吾主耶穌基督的紀年(the yea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指耶穌基督的誕生。

三.聖誕節-耶穌的生日
既然耶穌出生的年份有些不確定性,出生的日子呢?可以確定嗎?
第二講我們提到-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 公元306-337)在325年召開第一次的大公會議。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
基督教名列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在發展之初曾經受到壓力及排斥,特別是羅馬,這個信奉多神宗教的國家對它更為排斥。然而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選擇皈依基督教,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這當中流傳著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
公元312年,(羅馬帝國原本是四帝共治,經過內戰才與李錫尼分治東西羅馬)君士坦丁在大戰前的中午,看見一個燃燒的十字架,上面寫著:「靠這個記號得勝」。就在那一天夜裡,基督出現在君士坦丁的夢中,囑咐他舉著繡有基督標記的軍旗進攻,否則,將不能取勝。第二天,君士坦丁以十字架作為軍隊的標幟,上面用寶石連綴成一個代表基督名字的圖案,表明他將對基督忠誠。根據一些文字記述,士兵的盾牌上也漆上了十字架。他在這次戰役打了大勝仗,成為羅馬帝國西部霸主。
公元313年,與李錫尼共同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國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給予基督徒更大的信仰自由,並發還在逼迫時期強迫充公的財產,在其統治境內停止對基督徒的限制與逼迫。

公元316年奪取李錫尼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從而戰勝了所有帝位競爭者,成為帝國的獨裁統治者(君士坦丁傳˙商務印書館)。
「米蘭詔書」的主要內容:
1. 承認基督教徒同其他異教徒一樣具有同等的信仰自由權,
2. 歸還給他們被沒收的教堂和教會財產,
3.免除基督教傳教者個人對國家的服役義務,
4.規定主教有權審判教會案件。
「米蘭詔書」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對基督教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325年,君士坦丁召開主持尼西亞會議。卒於337年,臨終前受洗為基督教徒。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後,羅馬教會定十二月廿五日為「聖誕節」,公元336年,羅馬地區的教會開始慶祝十二月廿五日聖誕節。

公元354年羅馬教皇里貝瑞烏斯(Pope Liberius,352-366年)頒佈教令:以十二月廿五日為「聖誕節」並加以「慶祝」。從此,十二月廿五日成為西方教會正式的宗教節慶。
今天仍然有教會不接受聖誕節。認為:聖經上沒有主耶穌生日的記載。十二月廿五日是羅馬教皇頒訂為聖誕節的。
我們年輕時期喜歡報佳音,因為夜裡大家不睡覺,天氣冷,到山裡霧濛濛的夜晚...。
巴勒斯坦地區按照氣候分成旱、雨兩季。十月下旬起到第二年的三月是雨季,也是寒冷的冬季。三月到十月是旱季,也是夏季。
猶太人大約在逾越節前後(三月至四月間)把羊趕到野外牧放,雨季開始的時候(大概十月至十一月間)把羊趕回家,直到三月左右才又開始放牧。因為在寒冷多雨的冬季,夜晚沒辦法在野地放牧羊群。
路加福音書2:8「在伯利恆的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裡按著更次看守羊群。」從這些描寫來看,耶穌降生大概會落在旱季(三月到十月之間),不太可能在十二月底一月初。

四. 猶太的伯利恆
伯利恆:是耶路撒冷南方八公里左右,是大衛王出生之地。從出生地可以連結我們所提到的家譜-耶穌是大衛的子孫。大衛在這裡出生,耶穌也在這裡出生。
V.1b有幾個星象家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今天使用的版本-中文現代譯本)
(現代台語漢字版)有幾若個星象家對東方來到 耶路撒冷。
(和合本)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KJV)there came wise men from the east to Jerusalem,
「博士」希臘文(Magoi),拉丁文(Magi),有正面和負面意思;正面解釋為有智之士,星辰觀察家或是星象學家。負面則是指邪惡的魔術師或行邪術的人(徒8:9)。
從2:12 經文中我們看見:在夢中,上帝指示他們不要回去見希律,於是他們從另一條路回自己的家鄉去。我們清楚知道馬太是在指出-有智之士,星象觀察學家。這樣的意思不就是明白告訴我們-馬太是要說,這些人是猶太教以外的宗教徒。或許他們是來自波斯。
如果以現在的潮流來翻譯,或許-來自東方的哲人-更加貼切。這些東方的哲人可能是印度教徒,儒家賢哲,伊斯蘭教苦行者,佛教喇嘛。
馬太的觀點可能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些探訪降生為人的耶穌之智者賢達並不是來自猶太教徒,他們是其他宗教的智者賢達。他們觀察到了猶太社會即將有大事要發生了,而且可能會影響自己的民族,因此前來探訪。所以關心世界的大事,關心這個世界的盼望與光明,不應該是某個特定國家或族群的事情。
這些智者從外地來,不知道從哪裡找起,於是在耶路撒冷打聽,說(2:2 他們問):「那出生要作猶太人的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了他的星,特地來朝拜他。」
這位大希律要靠著手段、左右逢迎得到羅馬皇帝的青睞,由羅馬帝國元老院指派才能在以「猶太人的王」在猶太國當王。聽到這樣的話-要作猶太人的王的-大希律有哪些反應?
1. 忘了自己是誰(必須是羅馬當局同意,他才是猶太王)
2. 希律暗地裏召見從東方來的星象家-不光明/無法誠實面對自己
3. 忌妒
4. 欺騙說謊包裝-我好去拜他
馬太福音2:16-18
2:16 希律發現自己受了星象家的愚弄,非常惱怒,就按照他向星象家打聽到那顆星出現的時期,派人把伯利恆和附近地區兩歲以內的男孩子都殺掉。
2:17 這事應驗了先知耶利米所說:
2:18 在拉瑪聽見了號咷大哭的聲音。蕾潔為著孩子們哀哭,
不肯接受安慰,因為他們都死了。
希律擔心自己的王位受到威脅,寧可錯殺不可錯放。這代表著甚麼樣的意義?心中有所圖謀,心中有所慾望,不惜犧牲,不惜傷害所有的足以影響的人?寧可做錯事情,違反自己的角色,也要達到目的。
最近在英國皇家收藏的一幅畫-荷蘭畫家(老)勃魯蓋爾的一幅畫-無辜者的屠殺。因為作者為緩和氣氛而將畫作內容改為現貌-頭戴鋼盔、手持尖矛的士兵,在剛下雪之後騎馬直驅村莊,儘管歇斯底里的母親們抵死緊緊抱住孩子,男童還是遭到刺殺;四濺的鮮血染紅雪白大地。其實老勃魯蓋爾畫的就是這個故事。
希律的謀殺計畫並未得逞,然而因為希律王要殺耶穌而導致許多的孩子失去生命,導致許多的家庭失去孩子;耶穌和父母也開始流亡,因為約瑟和馬利亞接到警告,開始流亡的旅程。
有人反問:耶穌不是來拯救世人的嗎?卻讓那麼多的嬰兒因他而喪生?提出這個問題究竟是出了甚麼問題?

五.信仰反省
1.不要有「耶穌降生」,就不會發生「希律屠殺」?所以該負責任的是上帝?
2.耶穌的降生帶來傷害還是希律的黑暗罪性帶來傷害?
3.大希律的作為是因為坐在高位,為了權謀才會有的行為?沒有坐高位就不會發生大希律的行為?
4.大希律讓耶穌成了流亡的嬰兒,傷害了生命;現代人性如何造成他人的傷害?
5.每年的12月25日盛大慶祝聖誕節(耶穌是在這個日子降生的嗎?)還是天天思考感恩聖誕節(耶穌降生)的意義?會讓我們的信仰得以激勵?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