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你的舖仔去行/李宏恩傳道師

約翰福音5:1-9

2012.8.19                


《不合理的行為》是一位戰地攝影記者的回憶錄。為何稱為不合理的行為?一方面是因為鏡頭下呈現著許多人性的掙扎,以及難以想像的悲哀。在他來看,這是這個世界最不合理的行為,畢竟為著某一種種需要而傷害別人,這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的毀滅。另一方面,當他漸漸習慣戰爭所帶來的不安與緊張時,他卻也漸漸忘了什麼叫做平靜;他失去了自我認同,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認同自己。


每一次從戰場離開,他都有著很深的感觸,他說:「我為媒體工作,其實就是在利用別人對不幸、痛苦的感受,這實在是件極其罪惡的事;特別當我帶著拍好的照片,安全地離開戰場時,這些被我拍攝的對象,他們仍在飢餓和戰火邊緣等死。我沒有辦法再繼續承受這種罪惡感,我不願意再一直對自己說:他不是我殺死的,不是我讓這孩子餓死的。」對他來說,眼睛所看見的、手裡所做的,都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


他的反省很值得我們進一步來思考:什麼時候我們會覺得不合理?往往是和我們利益相衝突時,對嗎?「為什麼我的車子被撞倒,你們保險公司竟然賠這麼少?實在太不合理了!」大概很少人會這樣說:「我這樣領太多了,那個人領的那麼少,把我的分一點給他吧!」,對嗎?除非這個人和我們有很重要的關係!這樣說來,這個合理是合誰的理?或者合誰的標準?應該是自己吧!然而,剛剛這位攝影記者,他反省的是,為什麼這些被子彈打死的,這些餓死的孩子,竟然成為我賺錢的工具?他說,這叫做不合理!若然,他的理,或者說他的標準,就不再是自己,而是在另一個更高的位置。換言之,他的眼界,因著生命的衝擊,有了不一樣的看見!因此眼界是會改變的,標準是會變動的,那麼活在21世紀的我們,標準在哪?今天我們要從這段經文一同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我們生命的標準要放在哪裡?


這是一段我們都很熟悉的故事:一個人生病,耶穌醫好了他,猶太人為此生氣,進而迫害耶穌。坦白說,對老基督徒而言,這樣的老梗有什麼好講的?的確,還沒看,就知道內容為何;但若我們換個角度,先將耶穌的角色拿掉,會不會有不同的閱讀?根據經文的敘述,耶路撒冷聖殿旁有個叫畢士大的池,天使在特定時間會下來攪動池水,第一個在水振動時下去的人,他的病將能得醫治。為此,畢士大池旁擠滿了等候下水的各類病人。換言之,這是他們定型化的默契,凡生病的人,都會來這等候,期待有一天能輪到他得醫治。這個默契公平嗎?非常公平,第一個下水者才能得醫治!因此耶穌有沒有來,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他們早有一套神蹟奇事的規範可以遵守。那麼猶太人呢?如果耶穌沒來攪局,也不會有人違反安息日-是耶穌要他拿起褥子的!況且,猶太人本身也有一套從摩西時代就流傳至今的規範,而遵守這套規範的人,便能得著上帝的安慰,所以耶穌的存在似乎意義同樣不大。


這麼說來,耶穌來的意義到底為何?既然生病的人通過畢士大池可以得到醫治,猶太人通過他們的律法,可以得到宗教的安慰,他們為什麼需要耶穌?這是否意味著,「需要耶穌」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行為?我們回想一下自己,什麼時候會覺得需要耶穌?考試時?!工作不順時?!生病時?!除了這些以外,我們會特別去想起耶穌在自己生命中的意義嗎?尤其是,當我們生活都很平順時?難怪哲學家費爾巴哈會認為宗教是自己設想出來的一種安慰。


其實,這也正是約翰福音要處理的重點:人不認識太初的道,但祂仍主動靠近人的需要(1:10-11)。意思是說我們一方面與這生病的人一樣,已經習慣躺在池子旁,等候天使攪動池水,使我們的生命可以瞬間活過來。另方面,我們也像這些猶太人,有著固定的生活標準,既不期待被打破,也不期待去瞭解真實的情形。甚至,我們將自己的信念絕對化,不准別人有任何的改變,並且要求人要跟著做。然而,我們必須要說,信仰是個不斷尋找的過程,沒有人可以大膽宣告他對上帝的瞭解完全正確,我們都是在認識上帝的過程中不斷重新認識自己,也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不斷認識上帝。


所以,當耶穌要這個生病的人拿起褥子時,他不只是改變這個病人生命的標準,他同時也挑戰這些猶太人的生命標準。換句話說,耶穌來,是對我們生命的一種挑戰:我們長期沿襲的傳統,是否因著對耶穌的不斷認識而有改變,或者,我們還是繼續堅持著自己的慣性主張?而若真有改變,那麼這樣的改變是否清楚展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或者,更明白的說,這樣的改變,是否撼動並帶來整個社會思維的轉變?盼望我們對此能更深入思考,讓信仰的議題,不僅僅囿於教會圍牆內,而是藉著個人的反省,更清楚、實際地展現在生活的範疇裡。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