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神學院奉獻主日-「誤」競天擇/宋宇哲同學

 問候語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代表台南神學院來義光教會請安報告。當初在選擇請安教會的時候,看到義光教會就想到咱教會真奧妙的歷史與見證。今天能夠來這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裡充滿喜樂。盼望今天的信息對我們都是很好的提醒與勸勉,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 達爾文物競天擇
1895年的時候,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他的著作《物種起源》當中,提出了「自然選擇」的理論,也是我們俗稱的「天擇」。天擇是達爾文用來解釋演化論的理論,起因是因為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做研究的時候,發現當地的燕雀所擁有的鳥喙跟南美洲的燕雀不同。明明兩個那麼親近的物種,怎麼會有不同的嘴巴構造呢?於是達爾文繼續觀察了島上其他的生物,發現在相似的物種個體在生理構造上依然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原因是因為在不同的環境當中,物種會去適應當地的溫度、濕度、日照、空氣、掠食者、食物與疾病等因素,而導致在繁殖的過程中,留下最適合生存環境的遺傳基因。簡言之,天擇是自然界演化的主要機制,經過自然選擇而能夠生存的,稱為「適應」。

達爾文他所要表達的是自然界的定律,然而很可惜,許多的理論只要遇到人類就會產生不同的詮釋。在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的幾年後,有一些國家、一些民族利用了他「天擇」的理論來強調民族的優越性,認為自己的民族最強大,而其他的民族都是弱者。這樣極端的民族主義,導致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到了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希特勒納粹黨,也是秉持著物競天擇的想法,認為這個世界的定律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事實上我們可以問問自己,當我們想到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時候,有多少人會直接聯想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觀念其實一直悄悄存在人類的社會當中。現代男人最常比房、比車、比財富,女人最常比包、比鞋、比珠寶,好像在人跟人之間的比較中,金錢與名望是我們衡量的唯一標準,而我們都羨慕著那些不敗的「人生勝利組」。然而,上帝所在乎的,跟我們人類所在乎的一樣嗎?上帝看人跟我們人看人比起來,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 經文解釋
今天的經文,是記載大衛被膏立為王的故事。雖然在希伯來聖經中,大衛王對猶太人而言是他們的彌賽亞,但是我們從今天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他被先知撒母耳膏立為王的時候,他有多麼不被看重。故事的起頭,因為掃羅王屢次違背上帝給命令他的,上帝選擇在他依然為君王的時候,暗中為以色列膏立另一個新的王。當上帝做了這個決定之後,他吩咐先知撒母耳替祂來完成這個使命。但是撒母耳心中有兩種的驚惶與擔憂:第一,從第2節我們可以瞭解,因為上帝選擇離棄仍舊在位的掃羅王,利用技術來膏立新的以色列王,如果這件事讓掃羅王知道了,就像在現任總統的任內宣布新任總統就職一樣,所有參與其中的人生命都有危險!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撒母耳的擔憂也代表著他對掃羅感到的悲傷(撒上15:35),因為上帝親自後悔揀選他為以色列的王。因此,上帝堅持要撒母耳來完成這個任務,代表這場假「獻祭」真「膏立」的儀式在上帝眼中是多麼重要。

撒母耳吩咐耶西帶著他的兒子們來參加獻祭,就目前看來,上帝只有在第1節說過:「你帶些橄欖油到伯利恆去,到一個名叫耶西的人那裏,因為我已經選了他的一個兒子作王。」上帝並沒有告訴撒母耳究竟祂挑選哪一個兒子啊!然而,撒母耳看著耶西的兒子們,首先看到高強健壯的以利押,馬上在心裡認定:「站在上主面前的這個人一定是他所選立的」(16:6)。殊不知,撒母耳這麼有自信的「替天做決」馬上被上帝反駁。在第7節,上帝說:「不要看他的外表和高大的身材。我沒有選他,因為我看人不像世人;人看外表,我看內心。」兩句話:「我沒有選他」與「人看外表,我看內心」。後來耶西的兒子,一個一個經過撒母耳面前,我們可以發現撒母耳一直都只重複一句話:「不,上主沒有選上他們當中的任何人。」這時候的撒母耳,已經不再替上帝做決定了;撒母耳所說出的話,都是上帝透過他的口舌所說出的。

終究,在這的神聖的場合中,耶西帶來的兒子沒半個符合上帝的眼光,跌破撒母耳以及父親耶西的眼鏡!撒母耳得到上帝的啟示詢問耶西是否還有其他的孩子,才發現原來還有小兒子大衛在替家裡顧羊。最終上帝的揀選記載在11-13節,選擇了在場七個兒子之外的小兒子大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帝的眼光可以跳脫人類有限的空間:上帝看到在獻祭場合之外牧羊的大衛,是在場的人員都難以想像的,縱然他只是家中的老么,但他在上帝的眼光中被視為最佳人選。因此,上帝直接對著撒母耳說:「就是他,膏立他吧!」(16:12)。上帝所說的話許也是對在場所有人的當頭棒喝,而撒母耳在這裡也完全沒有說話的餘地了。比較一下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認定上帝揀選他的自信,跟12節當中先知撒母耳完全毫無說話餘地,由上帝直接宣告大衛為王的景象,我們會發現就算是大先知撒母耳也難以測度上帝的旨意!

事實上,我們不能責怪撒母耳不懂上帝的心意。撒母耳的理解是從經驗的角度去作出判斷:耶西的兒子以利押外表俊美、身材高大,當初上帝揀選掃羅為王的時候,掃羅「是一個英俊的少年。掃羅比任何以色列人高出一個頭,也更英俊。」這記載在撒上9:2。撒母耳以過去上帝揀選王的標準來衡量這次的揀選,想當然會誤以為上帝是以同等標準在看待君王的候選人,但是藉由撒母耳挫敗的自信,我們更可以知道人的經驗與智慧再怎麼豐富都受限於時空的因素。大衛在耶西的家庭裡縱然為小兒子,甚至在撒上17章大衛迎戰歌利亞的時候,歌利亞「看清楚大衛的時候,就藐視他,因為大衛只是一個雙頰紅潤又英俊的小伙子」(17:42),但是我們無法「替天行道」,仗勢著我們的聰明來評斷人,因為上帝的揀選真奇妙,也充滿著我們身為創造物所無法理解的奧秘。最終我們必須信靠並順服上帝所勸勉我們的:「人看外表,我看內心」。

 棕樹主日:人對耶穌的期待與上帝的計畫相符嗎?
今天除了是南神請安主日以外,今天也是耶穌進城的「棕樹主日」。當時,耶路撒冷的群眾有許多人將自己的衣服與橄欖樹枝鋪在地上,夾道歡迎耶穌進城。如今我們後代在看待這一幕,很快地就可以聯想到耶穌進到耶路撒冷城的不久後就準備要受難、受釘死在十架上。這一幕對我們看來十分諷刺,因為如此盛大的歡迎卻指向耶穌屬世生命的終結。

事實上,用一個殖民主義的角度看待這場盛宴,我們又可以看見人類期待與上帝旨意的差距。在馬可福音中,耶路撒冷城的人歡迎耶穌,並高喊:「願上帝賜福給那將要臨到的我們祖宗大衛的國度!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可11:10)人民對耶穌的期待,是期待他成為猶太人的君王,期待他成為一位真正救世主,可以推翻吃人夠夠的羅馬政府,為猶太地區帶來一個新而興盛的王朝。結果,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對耶穌基督的呼召,不單單是屬於這個世界的統治,更是一個身、心、靈合一的靈性治理,超越耶穌的世代,更超越這個世界。真可惜,人類有限的眼光,挾制了我們對彌賽亞的期待,而把耶穌當作是真真正正在地面上的統治。當耶穌的教導沒辦法符合這個迫切期待的時候,人類的失望將人性耶穌推向死亡,說他是騙主、說他是偽君子。

上帝道成肉身,成做基督耶穌,與我們相作伴,是要將和睦的心放在我們的心中,是要解放那些受壓迫、受傷的靈魂。上帝看人不像人看人是用一種「比較的心理」去論斷人的好壞,反倒是用人本身的價值、用上帝給他活在世間的呼召來看待人。

 受上帝呼召來念神學的人
當我就讀神學院的時候,我發現身邊的同工百百款,甚至比我們在一般學校所認識的人更加多元。當我一年級的時候,我必須承認自己是用了人的眼光去論斷人,所造成的後果是產生跟別人之間的隔閡、比較、輕視。但是現在我二年級了,也當了學生會長,我發現過去的這個眼光是我必須去認罪與反省的,因為在神學院當中的各種服事,我們看得到上帝真的把不一樣的人放在不同的服事當中,也做得非常好!這是在受到神學教育之前的我所無法看見的,也是我身為一個人的有限。上帝在揀選人、上帝在做工,常常都是透過我們所難以理解的方式在攝理。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謙卑自己,靠著禱告與對上帝的信任,來活在這個世上,善待每一個與我們面對面的個體。

 「誤」競天擇
人常常以自己的眼光在看待彼此,但是上帝的眼光與恩典救了我們脫離這樣的價值觀。每個人在上帝的眼光中都是有價值的一份子,有份在上帝的創造裡面。今日我為了要借用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又特別去查了文獻,發現達爾文並沒有強調「弱肉強食」的概念。最主要他強調的是「自然界與環境的天然變遷」!可惜,人以為自己有能力去改變這樣的客觀條件,所以才產生我們的過度自信、我們的驕傲。

在現在的世代,經濟的因素致使我們用金錢去判斷一個人的地位與價值。然而,我們知道當我們有一日必須回天家的時候,這些錢財都是帶不走的。我們若用一個上帝創造天地的角度,可以知道我們生活的一切、境遇的好壞,都是上帝在攝理。縱然在我們的人生中有許多不如意的地方,但上帝會讓我們在調適的過程當中更認識自己,更知道自己活在這個世上的角色與定位。達爾文在研究物種演化的結論,這樣說:「能夠在這裡存活下來的,不是最強的物種,也不是智力最好的物種,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物種。」我們除了在上帝的攝理當中學習如何找出自己的價值以外,更要以上帝的眼光看待人,因為每個人、每個創造物都有上帝美好的安排與祂的呼召在當中。

願我們都成為上帝所揀選的器皿,沒有一個是被上帝所離棄的。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