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培靈) 道成肉身的服事/周鴻鐘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一1;14、十三3-15

今天要與大家互相學習的是「道成肉身的服事」。
約翰福音1:1「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是上帝。」
1:14「道成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充滿著恩典和真理。」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就是二千年前降生為人的主耶穌基督。今天我們就以「道成肉身」對人的服事,來互相勉勵學習。
主後1871年10月19日,27歲的馬偕牧師離開父母親友,自加拿大的故鄉出發,前往美國舊金山搭船前往清國當宣教師。他的日記第一篇寫著:
1871年11月1日(禮拜三)在美國舊金山市。

清晨起床,早餐後到屋外散步。隨後整理行裝,上午十時上船,船名叫「亞美利加」。我進入艙房讀聖經。詩篇46篇,讀完後禱告,求上帝引領,照顧我將要走的路。

不久,船漸漸駛向外海,許多人在甲舨上揮舞手帕與親友辭別,但我卻走向艙底,因為岸上成千的人群中,我一個也不認識,沒有人為我送行。我離開家鄉、親友、祖國,千里迢迢,孤單一人,願上帝賜我力量,因為上帝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盼望。也願上帝引領我平安抵達清國。

然而上帝卻引領他自美→日本→香港→汕頭→廈門,於1871年12月29日來到打狗。這不是馬偕原先的計劃,所以他說:「這好像有無形的繩引我到這『美麗島』」。來到台灣,他聽說台灣北部有大都市,人口多,但是沒有宣教師,所以他就決定到北台灣。

1872年3月9日馬偕牧師由李庥牧師、德馬太醫師陪伴坐船來到淡水,馬偕牧師說:「我舉目向北看,又向內陸遙望青翠山嶺,心靈非滿足,內心安寧又清靜,內心有明確的聲音告訴我說「此地就是了」,從此馬偕牧師就開始北台灣的宣教之旅。一待就是30年,只回國兩次,到57歲,因喉癌於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葬在淡江中學馬偕墓園。在臨終前寫著: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生命全獻給你,我的生趣攏佇此。
我衷心難割捨的台灣啊!我把一生全獻給你。
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我從雲中的隙縫俯視大地。
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我好喜歡在此遠眺。
誠望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
在竹林搖曳的陰影下,找到我的歸宿。

他告訴他的兒子,要把自己的肉體化為台灣的泥土,因而第二代的馬偕來到台灣,接下父親的棒,也貢獻一生給台灣,死在台灣,與父親合葬在淡江中學馬偕墓園,也同此才有今天的淡江中學、真理大學、馬偕護專及馬偕醫院等。
這真是道成肉身精神的實踐,現在根據聖經提出三點來互相學習:


1.「道成肉身」的服事啟示基督徒的領袖觀
「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翰一:1)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充滿著恩典和真理。」(約翰一:14)
至高的上帝,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成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就是主耶穌基督。這是一種恩典,上帝與我們同在,也是上帝化身為人,成為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在,是帝委身謙卑的服事。這這委身謙卑的服事,對我們啟示「基督徒的領袖觀」。

在吃最後晚餐的時候,耶穌知道上帝已經把一切的「權力」交給祂。祂從席位起來,脫了外衣,拿一條毛巾束在腰間,然後倒水在盆裡,開始替門徒洗腳,又用毛巾擦乾。然後對門徒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老師,我尚且替你們洗腳,你們也要彼此洗腳。我為你們立了榜樣,是要你們照著我替你們做的去做。」(約翰十三:14-15)

給人洗腳是僕人的工作。「道成肉身」的精神,就是僕人給人洗腳的精神。這種謙卑給人洗腳的服事精神,就是「基督徒的領袖觀。」
所以,馬太福音耶穌勉勵我們:領袖要成為眾人的僕人。祂說:「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作你們的奴僕。正像人子(我)一樣,我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馬太廿:26-28)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原籍荷蘭的美籍著名靈修和牧養神學教授盧雲(Henri J. M. Nouwen)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和哈佛大學神學院。五十歲時,自問:「我年紀愈大,是否愈接近耶穌?」又問:「我經常忙於處理要事,缺少祈禱,是否上帝的靈被壓制了。」

於是祈禱:「主,求祢指示我要去的地方,我必定跟隨祢。但請祢清楚告訴我。」結果上帝指示他到方舟團契服事,那是收留智障者的地方,所以他就從哈大學跑到方舟團契。由最崇高最顯赫,想要統治世界的地方,來到一群只懂片語隻字,社會認為邊緣人當中,與一些思想和智力不健全的人過生活。以前所做許多有用的事,所有出名的著作,二十年的大學教學經驗,過去的聲望,地位......等,在這裡都不能運用,他的生命要重新開始。

從這裡他體驗了耶穌就是這樣「道成肉身」居住我們道中,彰顯上帝的愛。這是「道成肉身」的精神,僕人精神,是給人洗腳的精神。
他也體驗,耶穌問彼得:「你愛我麼?」耶穌也問我們:「你愛我麼?」我們要伸出雙手,被綁著,帶我們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翰二十一:15-19)
所以,基督徒的領袖觀就是僕人的精神,謙卑給人洗腳的服事精神。


2.「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啟示上帝的愛:
「那些接受祂,相信祂的人,祂賜給他們特權作帝的兒女。」(約翰一:12)
道住在我們中間啟示上帝的愛。這位至高全能的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真神,耶穌叫祂「阿爸,我的父親」(馬可十四:36)
而在主耶穌教導我們的主禱文,祂教導我們對上帝也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馬太六:9)因此保羅說:「我們有上帝兒女的名份,藉著聖靈,我們向上帝呼叫:『阿爸!我的父親!』」(羅馬書八:15)

約翰福音三:16說:「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他的獨子,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
因此我們的人仰告白使徒信經,我們對上帝的信仰告白是:「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宰」
「全能」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祂是創造天地的主宰。也因「道成肉身」向我們啟示上帝愛,所以稱這位創造天地的主宰上帝,叫祂是「全能的父」,「父」是慈愛。我們是這位全能上帝的兒女。
這是「道成肉身」對我拯救所啟示的上帝的愛。上帝是我們的天父,是我們是上帝的兒女。這是一種恩典。所以,約翰福音一:14「道成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充滿著恩典和真理。」

一位父親偶然間聽到兒子中的哥哥對小兒子說:「弟我們要乖,不然爸爸不愛我們。」他覺得這話不對,父親對大兒子說:「你說你們不乖,爸爸就不愛你們?」「是啊,我們不乖,你就不愛我們,不是嗎?」
父親說:「孩子,你們不乖,爸爸還是愛你們,不過這種愛有區別,你們乖,爸爸愛你們,爸爸高興。不乖,爸爸仍然愛你們,但爸爸傷痛。」
道住在我們中間,啟示上帝的愛,上帝是天父,祂愛我們每一個人,雖然我們有很多缺點,我們不可愛,但上帝是愛,祂愛我們,就好像我們是唯一需要愛的人一樣。

3.「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啟示天父所賜的永生取代我們短暫的人生。
「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他的獨子,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約翰三:16)
詩人說:「我們一生的年歲不過七十,健壯的可能到八十。」(詩篇九十:10)
這70或80的年歲終是有限的短暫。總有一天會走到人生的終站而下車。
典出春秋時代的「晏子春秋」
戰國時,齊國齊景公和晏子、史孔等一行到牛山觀賞齊國錦繡山河,龍心大悅。然景公欣賞景色之餘,感嘆人生苦短。晏子聽了說:「皇上為何嘆氣?」
齊景公說:「人若不一死,該多好!」
晏子:「人若不死,以前的皇帝都不死還活著,你那有機會做皇帝!只能戴斗笠、穿蓑衣、扛著鋤頭在田裡工作了。」
然而歷代以來人人都在追求永恆的生命,中國歷代帝王,如秦始皇追求不死丹(徐福帶著五百童男童女)。而清帝國大書畫家鄭板橋在山東做官時,寫給在福州的兒子一首詩,其中末二句:「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時秦始皇。」(秦始皇是主前2250年)所以,希伯來書九:27「到了時候,人人必有一死。」死了又怎樣,何去何從?!

清帝國才子金聖嘆因見官吏橫征暴歛,就到文廟哭求減糧,後來以「哭廟抗糧,鼓勵謀反」判處死刑。在他死前的絕命詩,其言中有二句:
「黃泉無旅店,今夜宿誰家?」死了何去何從?許多人都茫然!
主耶穌「道成肉身」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就是要把上帝所賜的永恆生命,取代我們短暫的人生。
約翰福音十四1-13祂說:「你們心裡不要愁煩,你們要信上帝,也要信我。在我父親家裡有許多房間......。」
我們當知道肉體生命隨著年歲不是走在死亡的道路,而是向不能朽壞的生命走去。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我們不是短暫的今生過客,而是奔走在永生路上的天路客,不是走向毀滅,而是走向新天新地。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