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銀子/蔡南信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十章30-35節

優異的演講家

耶穌是個出色的演講家,他所講的故事都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使來自社會各階層的聽者能從中充份明瞭耶穌所要表達的含意。尤其是本次的經文,可謂「生命經驗的縮影」,你我都可能是隨時扮演故事中任何一個角色。
  
如同兒童喜歡扮演童話故事中的好人、主角,我們對耶穌傳講的「好的撒瑪利亞人」故事也習慣將自己投射在「撒瑪利亞人」的角色。然而,當進一步運用神所賜的智慧及想像力來默想這段故事,特別是其中的角色,便可發現更多、更深的教導在其中。


道成肉身

故事中的「撒瑪利亞人」,對待陌生的苦難者如同對待至親友人般的用心至極,實在是常人所不能及,所以我認為這個角色其實是耶穌將自己投射在其中。換句話說,耶穌用這個角色,充份的說明祂來人間的源由及工作。當世間受苦哀嘆的人們,受到同胞的漠視忽略,僅能在角落一旁暗自哭泣,上帝之子耶穌看到了、聽到了,並且走近、伸出醫治的雙手,全心全意細心呵護照顧,又託付信任之人持續不變的關愛,直到身體與心靈的完全復原。


耶穌來到人世間,僅有一個目的,一個偉大無比的目的,那就是用行動告訴世人,上帝不變的愛必會同在;沒有一人會被遺棄忽略,沒有一人不被照顧陪伴,如果願意緊握祂那慈愛雙手。這個角色,讓聽者感受耶穌是如此的貼近我們,特別是軟弱無助的時刻。

耶穌透過這個角色表明祂為何道成肉身,這正印証祂曾特意在眾人的面前,朗讀一段舊約的經文,宣告自己生命的使命:「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四章18-19節)耶穌對世人如此宣告:那肉體生病的、癱瘓的,我要醫治;那心靈憂傷的、愁苦的,我要給予自由,不再受苦毒。這一切,就是我來世間所賜給世人的生命、喜樂、盼望。


勇於突破

這個大家熟悉故事中,有兩個對比的角色-「祭司、利未人」與「撒瑪利亞人」。從故事的進展、以及我們對猶太民族信仰文化的瞭解,可以發現祭司及利未人受三種因素的束縛:律法規範的束縛、尊貴身份的束縛、自我中心的束縛。相對的,撒瑪利亞人反倒在這三個因素中自我突破,亦即活出律法的精神、走出種族的隔閤、以他人的事為重。耶穌如此鋪陳故事,將重要的啟示安置其中,那就是「突破」的教導。


突破,並非等同「反對傳統」、「不守成規」,反倒是更執著在傳統、成規的精神,以新的樣式展現出來。這樣的突破,對身為耶穌門徒的我們來說是重要的!正因為耶穌深具勇於突破的精神,以致於保羅、加爾文等信仰先輩也承接這樣的態度,帶出回歸本源的神學信仰。身為改革宗的長老教會,應常存著勇於突破的精神。然而現實是,教會往往安於傳統而自我束縛,以至於面對急變的社會無法即時回應、為主作工卻綁手綁腳。這值得我們再三深思。突破,是為了走在真理中;守舊,卻要警醒是否與真理背道而馳。

忠於所託

如果耶穌就是那位「撒瑪利亞人」,那耶穌會將此時坐在教會內的你我擺在那個角色?是打劫虜掠的強盜?是受傷無助的旅人?是視若無睹祭司、利未人?是協助背伏傷者的驢子?還是旅店的老闆?我想,很明顯的,如果教會就是那旅店,你我就是那店主!當耶穌的愛引領人進入了教會,你我將如何回應?請注意故事最後的的一番話!


故事的進展,當「撒瑪利亞人」要離去之時,給予店主足夠的費用,吩附店主要接續他的照料。若費用不足,當他回來時會還清一切。這段話的重點在於傳達:
1.請以我的方式、接續我的照料;
2.不要擔心付出多少,我已事先給予足夠的支持;
3.會有那麼一天,我將回來,按你用心的付出再回報你。

原來,耶穌並不虧欠你我,你我都先取得了報償(恩賜、才能、足夠的能力),並且被交託按祂的方式、代替祂無私的愛人。

每個人恩賜不同、才能不同、能力不同,唯一相同的,是這些都從主所領受,也都受主的交託,將來還要被主察驗。


兩個銀子用在那裡?

兩個銀子,是耶穌的恩典,更是耶穌的命令。兩個銀子,使你我生命得豐盛,看出工作的使命,更帶出將來的賞賜與祝福。因為主的應許,受交託的人決不會吃虧。然而問題是:你我的兩個銀子在那裡?你我又將這兩個銀子用在那裡?是否竊佔了兩個銀子,還企盼將來的報償?

這個「好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看來並還沒有結束。故事的續集,由你我用生命來撰寫。就讓我們盡好店主的角色,不計較為世人付出多少,只要記得,按耶穌的方法去愛人、確信主必再來、不得輕忽主的交託、為主作工決不落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