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祈禱的旅程(5)撒迦利亞的祈禱/邱瓊苑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1:5-17

一.經文中的聖殿職務
1.VV.8-9當一位祭司-撒迦利亞在聖殿裡祈禱與服事。
值班--指祭司輪流在聖殿中事奉的次序。
從舊約聖經了解這個意義與背景:聖殿還未建之前,大衛指示所羅門一切有關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和聖殿裏的職份:(歷代志上28:11-13,19)
28:11 大衛把建造聖殿的計劃都告訴所羅門,如聖殿所有建築物、庫房、樓房、內殿,和至聖所─就是贖罪的地方。
28:12 他也把籌劃的藍圖都告訴所羅門,如院子和四周的房屋,以及儲藏聖殿器具和獻給上主禮物的庫房。
28:13 大衛又告訴他怎樣組織祭司和利未人,使他們執行職務,擔任聖殿的工作,管理所有聖殿的器物。
28:19 大衛王說:「這一切工作都是根據上主親自對我指示而寫出來的。」

[閱讀全文]

經文:提摩太後書:1:1-14


一.提摩太後書的寫作背景

1.V11.為了這福音,上帝指派我作傳道者、使徒,和教師。因此,我才受這些苦難。但是,我仍然滿懷確信;因為我知道我所信靠的是誰,也深信他能夠保守他所付託給我的,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2.V.13你要堅守我所給你的那健全的信息,作為你的規範,也要守住我們跟基督耶穌連結所得到的信心和愛心。
3.V.14要藉著住在我們內心的聖靈持守那付託給你的美善。
使徒保羅談到自己被揀選出來擔當的任務,有傳道者、使徒,和教師等這三種角色。

保羅說自己雖然沒有跟隨耶穌基督,但他成為使徒是上帝和耶穌基督親自揀選任命的。因此,使徒這個名稱讓他有特別權柄。

[閱讀全文]

祈禱的旅程(3)生命有刺的祈禱/邱瓊苑牧師

經文:哥林多後書:12:7-10


一.婦人的祈禱
一個婦人站在十字路口,重複將她手中的枴杖拋丟在地上,每次都喃喃自語後就將枴杖丟出去,這樣反覆好幾次。路人忍不住問她:「妳為什麼不斷地拋丟枴杖?」
婦人回答:「我走到十字路口,不知要走哪一條路,我求上帝指示我應該走的路,每次向上帝禱告完後,就將枴杖拋出去,好讓上帝帶領我。」
路人又問:「這樣一次就夠了,為什麼要拋那麼多次?」婦人答:「我在想我應該是走這邊才對,但枴杖偏偏不聽話,一直指那邊,所以我就不斷拋。」

[閱讀全文]

經文:路加福音16:19-31


一.經文相關主角

1.富人
(路十六19)「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財主』拉丁文是『富豪』。

在這裡主耶穌是針對法利賽人嗤笑祂有關瑪門的談話-(路十六13)「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再深入論及靈性與財富的關係。

神國子民是主用重價贖回的,不再是屬自己 (林前六19~20),我們是屬神國的子民(彼前二9)。但心思若是向著地上的財富,它就會霸佔心靈,取代主耶穌成了我們的主人,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它的支配、奴役。主耶穌特以財主在地底悲慘的祈禱呼喊作為例證作為教訓。

『紫色袍』為王室和尊貴人的標誌(參箴卅一22)。

『奢華宴樂』在原文含有『不但吃的是山珍海味,並且講究華麗排場,極盡享樂之能事』的意思。

[閱讀全文]

及上帝復和/李勝雄長老

經文:約翰福音8:1-11/哥林多後書5:18-20
大綱:
一、耶穌對百姓:
   教示伊
二、耶穌對經學士及法利賽人:
   (1)用指頭仔寫字佇土腳。
(2)對人因講:「恁中間無罪的人,通代先用石頭擲伊。」
(3)就閣俯腰,用指頭仔寫字佇土腳。
 三、經學士及法利賽人連百姓的反應:
   「對老到少年,一個一個攏出去。」
 四、耶穌對婦仁人:
   「我亦無定你的罪,去啊,今以後莫得閣犯罪。」
 五、耶穌對信祂的人的命令:
   恁著相疼,親像我有疼恁;這是我的命令。(約翰福音十五章12節)
經文:希伯來書10:24-25

이 시대에 우리에게 필요한 것은 격려입니다(히브리서 10:24-25)

아프리카 밀림지역에 건기 철이 되면 마실 물이 부족한 많은 동물들이 고통을 받습니다. 그러나 악어는 그때가 먹이 감을 쉽게 구할 수 있는 기회가 됩니다. 그래서 악어는 큰 물 웅덩이 속에 숨어서 가만히 웅크리고 있으면 목마른 많은 동물들이 마실 물을 찾아서 악어가 숨어있는 그 물 웅덩이로 모여들게 됩니다. 정신없이 물을 먹고 있을 때에 갑자기 악어가 먹이 감을 덮쳐서 사냥감으로 삼는 겁니다. 그런데 가끔씩은 악어가 덮치는 일을 실패해서 정말 죽기 일보 직전까지 갔다가 운 좋게 살아남은 동물들이 있습니다. 흥미로운 일은 그렇게 구사일생으로 살아남은 그 동물이 몇 분이 안 되서 또 물 마시러 갔다가 악어에게 잡혀 먹는 겁니다. 사람들의 눈으로 보면 이해가 되지가 않습니다. 어떻게 그럴 수가 있을까? 가능성이 있다면 두 가지 중 하나라고 생각합니다.

[閱讀全文]

祈禱的旅程(1)不住的祈禱/邱瓊苑牧師

經文:帖前5:16-28


一.前言
剛剛所讀的經文
16節的『常常喜樂』是接續14-15節,

5:14 兄弟姊妹,阮苦勸恁著警戒貧憚的人,勉勵無膽的人,幫贊軟弱的人;對眾人著寬容。
5:15 恁著謹慎,M̄-thang用歹報歹,著不時為著彼此以及所有的人做好事。

16節接著說-要常常喜樂,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有沒有可能是受到他人惡待,保羅勉勵他們不單須要忍耐(14節),並且還要善待他們(15節)。這樣的善待還要是常常懷抱以喜樂的態度。

我們是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我們就要來問了:信主真的是我們喜樂的原因嗎?還是信主反而信得很辛苦?

人在值得喜樂/快樂的場合自然會高興,但若要能常常喜樂,若是單單以環境因素而言,不太可能會讓一個人常常喜樂。而必須是能超越環境,在任何環境中,對於自己所信的主都懷抱著信心才可能有喜樂。

因為我們若以人生事物為樂,我們的喜樂也必變化無常。

[閱讀全文]

詩篇人生(9)上帝倚哪一邊/邱瓊苑牧師

經文-詩篇60:9-12

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戰場發生在歐洲,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歐洲列國相爭,及後美國、日本、中國諸國俱戰,所以稱為「世界大戰」。
由於戰場在歐洲,中國人稱之為「歐戰」。英國史家威爾斯(H. G. Wells)創造了「以戰止戰」(The war that will end war)的口號,但沒有人想到,一戰卻成為世界史上(甚至是人類史上)災難最慘重的戰事之一。
四年間,交戰國動員六千五百萬軍隊,二千萬軍民死亡(其中八百五十萬是軍人),二千萬一百萬人負傷。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日耳曼帝國等三個帝國土崩瓦解,東歐、中東和巴爾幹半島出現一批新興國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