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教會是甚麼(15)異象/邱瓊苑牧師

經文:約珥書2:28-32

了後,我欲用我的神降落互凡有肉體者。恁的子查某子欲做先知講話;恁的老人欲得著眠夢,恁的少年人欲看見
佇許個日,我欲用我的神降落佇奴僕女婢。
「我欲顯明奇事,佇天裡佇地裡,血及火,及火熏的柱。
日頭欲變黑暗,月欲變做血,佇耶和華大閣通驚的日未到的代先。
到彼時,見有求叫耶和華的名者欲得著救;因為佇錫安山,及佇耶路撒冷欲有逃脫的人,照耶和華所講的佇剩的百姓中欲有耶和華所召者。」

[閱讀全文]

教會是甚麼(14)看見自己/邱瓊苑牧師

經文:加拉太書5:13-18

前言
今天是六月第一個主日,我們在今年的1-6月以《教會是甚麼》作為講台主題,六月底我們要把這個主題結束。今天是( 14) 看見自己。
我們的信仰常常都提醒我們:要看見上帝,少一點看自己。但今天我們要強調並思考:看見自己,這是甚麼意思?
我們再次思想:教會是甚麼?

長老教會的老祖宗加爾文說:教會是我們的母親。他說:除非這母親懷我們、生我們、餵我們奶,並關懷和引領我們,直到我們脫去這必死的肉體,成為和天使一樣(加拉太書22:30),否則我們無法得生命。

加爾文也把教會比喻成我們學習的學校,這間學校是終身的。他說:因為我們的軟弱,我們不能從學校休學,反而要一生作這學校的學生。
加爾文對教會的看法整理一下:教會有如那懷孕、生育、餵養我們,而又關懷、引領我們的母親,母親的照顧是一生的;這間學校也是終身的,我們應當在這學校終身學習。

[閱讀全文]

教會是甚麼(13)公義的日頭/邱瓊苑牧師

經文:瑪拉基書4:1-3

經文
4:1萬軍的耶和華講:「看啊,彼日欲到,親像火爐啲 ,見若驕傲者及行歹者欲親像草幼,彼個欲來的日欲一盡燒伊,根及枝攏無留啲。
4:2獨獨恁敬畏我的名的人,欲有公義的日起來照恁,伊的翅(光線)有醫治的功效。恁欲出來趒(tiô)跳親像廄(tiâu)內肥的牛仔。
4:3佇我所定著的日,恁欲 踏(thún-ta̍h)歹人,因為 欲做火灰佇恁的腳下。這是萬軍的耶和華講的。
(和合本)
4:1 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凡狂傲的和行惡的必如碎稭,在那日必被燒盡,根本枝條一無存留。
4:2 但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裏的肥犢。
4:3 你們必踐踏惡人;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如灰塵在你們腳掌之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閱讀全文]

直到地極為主見證/莎妃.黛思奴娜傳道師

經文:使徒行傳1:6-8

請安與報告
主內敬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感謝上帝的恩典與帶領,今天是總會所訂為我們玉山神學院奉獻紀念主日,在這裡,容許我代表玉山神學院院長及全體師生向每一位弟兄姊妹請安,並深深感謝我們的教會,不斷的支持關心代禱與奉獻。特別是去年,學校有收到我們教會為玉神主日的奉獻,學校深深感謝,願上帝祝福你們的付出,紀念您們所做一切美善的事。

  以下,容許我用短短時間,先來分享報告玉山神學院的動態,及學校最近關心事工:

[閱讀全文]

教會是甚麼(12)耶和華同在/邱瓊苑牧師

經文:創世記39:19-23

主人聽見伊的某對伊所講的話,講「你的奴僕親像按呢款待我」,伊就受氣,
約瑟的主人將伊關落監,就是王的罪犯受關的所在。對按呢約瑟佇彼個監內。
總是耶和華及約瑟佇啲,施恩互伊,互伊佇管監的人的面前得著恩典。
管監者就將監內所有的犯人攏交約瑟的手; in 佇遐所做的代誌攏是伊啲做。
見若約瑟手下的代誌,管監者一概無插(chhap),因為耶和華及約瑟佇啲;閣伊所做的耶和華攏互伊亨通。

[閱讀全文]

啟程--前往伯特利/蔡維倫牧師(和平教會)

經文:創世記28:10-22,35:1-6
一 前言
回顧與展望的人生--雅各來到生命中一處重要地點,雖然離開久遠,卻未曾忘記。

[閱讀全文]

教會是甚麼(11)重生/邱瓊苑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3:1-17

前言
重生這個信仰主題,聽起來覺得很熟悉,卻又是很遙遠的感覺。
許多他教派基督徒很喜歡問人:你重生了沒?你得救了沒?
問得我們都霧煞煞。
今天我們試著闡明重生有哪些信仰要素?重生是甚麼?

[閱讀全文]

教會是甚麼(10)新道路/邱瓊苑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7:16-27

前言
基督徒的信仰,當我們傳福音帶領人歸主時,最可貴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因信稱義。天主教則稱為-因信成義。
因信稱義這句話我們可以從羅馬書『上帝的義就是藉著這福音顯明出來,本於信而歸於信,正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7》進一步了解我們信仰的核心。
大家常常聽到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2017年慶祝宗教改革500年,推出許多事工與慶典。五百年前,即1517年 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威登堡發表的《論補贖券的效能》(俗稱 《九十五條論綱》),掀起十六世紀歐洲西方教會的重重改革巨浪, 並基督新教的誕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