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的團契]

大安小組與我

/洪增陽 2012.2.27

自從開始追求主的真理,如果要說幫助最大、讓我對聖經及真理的認識 有更大的進展的話,個人首先推崇自己所參加的大安小組。

大安小組略歷

大安小組--源自2004 年起義光教會所推展的「標竿人生」小組運作事 工,咱教會分別成立天母、永和、大安及聖歌隊小組每週定期聚會,以華理克 牧師(Rick Warren)所寫《標竿人生》(The Purpose Driven Life)作為小 組研讀手冊。時過2005 年,天母、永和等小組歷經40 週完成作者所期待的 「40 天小組改造」課程後暫時歇息,大安小組則在鄭玉鶴姊的熱情邀請下, 聚會的地點從教會地下室改到玉鶴姊府上來舉行,特別感謝玉鶴姊樂意將自己 舒適溫馨的家奉獻出來,成為敬拜上帝的祭壇,同時也很慷慨、很有信心的扛 起並供應小組成員聚會所需,讓小組在熱烈討論分享結束之後,能夠一邊享用 她為大家所準備的簡單餐點,一邊繼續組員間輕鬆的交誼,尤其在酷寒的天氣 裡,整間屋子充滿芳香、溫暖與笑聲,令人回味。其後聚會康勝結兄亦必定帶 來美味的水果,廖淑貞姊也常常擔起主廚,甚至大家還品嘗過中國流亡異議人 士顏鈞現場製作的陝西家鄉菜「ㄅㄧㄤ ˇ ㄅㄧㄤ ˇ 麵」,讓活像一家人的成 員們身體與心靈一同得到了飽足,故聚會經常午夜子時將至仍然欲罷不能。

小組整裝出發

改於玉鶴姊府上舉行的同時,「標竿人生」剛好即將進入尾聲,小組成 員也正在思索該用甚麼樣的形式來繼續聚會,幾番討論之後,決定捨棄「標竿 人生」模式的聚會主題,重新回到「信徒讀聖經」的聖靈啟示與感動,由組員 輪流主理並彼此分享。不過,基於先前大家對「每週」聚會頻率所感受到的壓 迫感考量,因此聚會改採每2 週舉行1 次,讓大家在沒有時間壓迫、也沒有 查經的緊繃狀態下,放鬆且自由的討論。但此時究竟該從聖經哪一卷開始讀還 莫衷一是,當時尚未就任義光牧師但已參與其中的鄭英兒牧師則建議大家,基 督福音的根基仍要從福音書開始,以福音書作為小組另一個開始是一個不錯的 選擇,因此,大安小組從那時正式邁入讀經分享的階段,加上數次的電影欣賞 討論會,一連7 年未歇。

福音是這樣開始的(2005~2007.3馬可福音)

大安小組的聚會皆以詩歌讚美作為開始,大多時候是玉鶴姊百忙之餘彈著客廳的電子鋼琴擔任司琴,有時則是我帶著吉他,每次總是在歌聲的引導下進入上主話語的世界裡。我們在四福音書中先選擇馬可福音,這是最早寫就的一本福音書,很直截了當的以「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作為開頭,故很適合做為新型態聚會的開始,我們每次只進行1章,在輪流讀完經文後開始討論分享。對我而言,自從2002年底全家在義光洗禮以來,雖然在聖經知識上有著熱切渴望,但平心而論,卻是時常不得要領,回首原因可能在於對耶穌時代以色列民族的信仰背景與文化缺乏以「查經」方式做一個「打地基」的工作,以致經常以今論古,無法理解聖經的記述,也沒辦法和現代的處境形成一個良好的連結,因此讀經過程裡不時出現這樣的限制,或許其他的組員多少已越過了那個障礙,但對我這個初信者來說窒礙確實存在。而牧師在討論中便適時提供了查經方法、神學背景與信仰態度的引導功能,牧師的名字雖然從來不被安排在我們的主理輪值表之內,卻肯定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們經常在和合本、現代中文本、英文還有其他版本(紅皮漢羅)之間翻來找去,也從這部福音書串連到那部福音書去,最終為的仍舊是「打底」的工作。

讀福音書的這段時間,我所學習到的技巧讓自己與聖經更加親近:一、通常不會只讀一個版本的聖經(因為翻譯各異其趣);二、求助於注解(或釋義冊),但不會過度仰賴注解(要看的話也會比照第一點,不會只讀一種注解);三、探討聖經記載的合理性,但不強求完全合乎人的理性(非史實或「錯誤」的記載也不影響我對上帝的信心)。基本上這幾點除了成為自己讀經的技巧與原則外,其實更重要的則是不斷聆聽聖靈的提醒與感動,故時常有新的看見,也常常經驗到上帝對我這個人的引導及疼愛。耶穌的一生,用人的樣貌在世間30餘載,其言行成為基督徒最簡潔有力的模仿對象,讓我們不用太傷腦筋去判斷怎樣做才是對的,在討論福音書的這個階段,我確立也告訴自己有「款式」這項寶貝。

回到上帝疼的本質(2007.3~2007.10羅馬書)

馬可福音結束之際,小組在討論中間同樣接受牧師的建議,除福音書外,以總會聖經神學研究班長年使用的幾個重要的基礎經卷:羅馬書、創世紀等作為接下來的研讀目標。羅馬書的內容令我相當激賞,此前先來簡單鋪陳自己的慕道歷程:在完全不曾接觸基督信仰的時候,福音書及耶穌傳記讓我一步跨進教會;接觸教會尚未洗禮前,懵懵懂懂與兄姊們學習信仰的生活,對上帝的認識算是一種瑣碎而片段的組合;洗禮後,若還沒讀完羅馬書,就無法清楚上帝 為何如此疼我,也不會清楚我跟上帝間要維持怎樣的關係。讀過羅馬書,開始 整個漸漸完整而清晰了起來,上帝透過揀選的僕人保羅的論述,羅馬書幾乎把 上帝國的真理囊括在內,覺得既簡單又廣闊,算是我慕道歷程的「進階版」吧!

不過,羅馬書在小組討論起來卻最容易引起爭論並且最容易與今日的社 會議題有關,包括同志議題、死刑議題、吃拜過的東西、割禮(洗禮)與外邦 人(異教)、義人的「義」、罪是什麼等等,彼此看法時常迥然,也不時出現 激辯,但無論如何,沒有人可以總結並評斷別人的意見,或是強迫別人接受 你的意見。我喜歡小組的另一原因也在於成員彼此對等,每一個人都可堅持 己見,雖然常常會面臨另一個人對你提出思考上的可能漏洞,但我相信聖靈 已在討論中讓每一個人心中起了一些化學變化,讓自認對的人受到一些挑戰, 也讓沒什麼信心自認是對的人得到一點啟發,互相效力,全都得到幫助,上帝 賞賜每個人自由意志,不就是欣賞每個人對祂的敬拜與回應方式嗎?

爭論不休的當下,或是回家後咀嚼所討論的事情,「新的誡命」以及「主 禱文」則是我時常用來檢驗所說是否合乎信仰的「最佳量尺」,相信爭論永遠 都有,但上帝的疼與旨意才是唯一的答案,爭論也總有一天要服膺在上帝的真 理之下。總之,讀完了羅馬書,在我這個初信且小信的心中投下激起漣漪的碎 石,確定基督信仰在我的一生將是受用無窮。

尋找上帝疼的起頭(2007.10~2008.12 創世記)

創世記雖然是許多基督徒必然會讀到的部分,但是除了幾個耳熟能詳的 故事之外,要讀懂創世記恐怕不是自己藉由聖靈感動就可以達到,這時候聖經 的「專業性」介入則相對必要,鄭牧師自然扮演起小組裡相當不可或缺的「專 家」角色。為了讓大家在艱深難測、屬於「史前史」的第1~11 章部分能夠小 心且細細思索上帝的創造,我們每次僅進行1 章,第12 章開始的信史部分才 一次以2 章的進度進行。讀第1 章的聚會,牧師比往常多帶了一本稍具歲月 痕跡、坊間難以見到的讀本,他稱它為「彩色版聖經」--也就是將主要包 含J 典、E 典、P、D 典不同資料來源交織組合的舊約經文,分別用不同顏色 的字體標示出來,讓讀者很輕易知道所讀經文是源自哪一典,在看似雜亂的經 文裡梳理出清楚的脈絡。

這樣的資料組合其實也貫穿了整個所謂「摩西五經」的「律法書」,這 是讀舊約開頭5 卷時必須時常放在心中提醒自己的,當遇到矛盾或雞同鴨講 的經文才不至於茫然無助,譬如人類的起源,第1 章記載上帝第6 天造了「他 們」,有男有女,第2 章卻從先有一男(亞當)後有一女(夏娃)開始,雖然這些都是史前史的部分,但只要讀來發現類似的矛盾,心中一定要立刻懷疑這是不是依據不同的典,這是在讀過新約回頭過來讀舊約時必須擁有的基本技巧與SOP,當然,一本好用的注釋書在此時也是不可或缺的,也使創世記開始變得可以徜徉其中,讓我們更清楚領會上帝創造的計畫與作為,也深深確信上帝對人類的疼自始至終沒有改變!當然,小組討論仍有不少有趣的爭辯,譬如有人提出問題:亞伯拉罕因著對上帝的信心即將把以撒獻作燔祭,但年輕力壯的以撒在山上願意接受年邁父親的綑綁並未抗拒,是否可以說以撒的信心更大?諸如此類的腦筋急轉彎,也經常引來眾人笑聲與談論的興致,讀創世記居然可以如此有趣!

沉浸聖靈的同在(2009.3~2010.4使徒行傳)

大安小組無論決定接下來讀什麼經卷,事後回想都有上帝的引導與聖靈的扶持幫助,既然之前讀完了保羅的羅馬書,大家對於初代教會與信徒、保羅傳道的過程便相當有意想要繼續了解,這一卷則補足了聖經及信仰認識上的一個空缺:如果透過聖經想要了解三位一體的上帝的話,我們在創世記去認識「父」這個角色,也在福音書認識「子」-即耶穌的角色,那麼,被稱作「聖靈行傳」的使徒行傳正好是讓我們有機會來認識「聖靈」。此外,個人雖是初代信徒,但讀起使徒行傳初代教會及信徒見證福音所展現勇敢不畏死的精神,倒經常是感到汗顏的。

如果說上帝呼召了悔改的羅馬帝國公民-保羅-來傳講信息,那麼上帝也一定呼召了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擔任隨行的「記者」!使徒行傳據推論應是新約中最早的一本文獻,因為有了路加記載耶穌死後復活受聖靈充滿的使徒為主干證以及建立教會的過程,讓初代教會信徒得以廣為閱讀,於是開始有系統的收集保羅及其他使徒的書信,來逐漸形成現今新約聖經的外貌及內涵。其中,保羅數次在受掠關監在議會為自己辯護過程中敘述自己歸主經過,成為這一卷的最高潮,讀來格外令人感動,深覺聖靈不只在保羅及所有使徒身上作工,也同時在所有受到保羅告白感召的讀者身上作工。

小組研讀過程中,同樣地有著許多熱烈討論的話題,譬如耶路撒冷會議關於外邦人的爭辯,有很多情境其實跟今日宣教工作所面對的並無二致,但使徒行傳給了我們一種重要思維與反省,那就是上帝的愛沒有區別,無論信徒與非信徒,祂要我們用愛去接納並理解他人,學習以上帝的角度看待事情、摒棄人的自我想法。另外,尚有多次記載聖靈阻止某人做某事或要人做什麼事,有時讓人摸不著腦袋,但有時也會讓你驚呼哈利路亞,於是,在這裡也另外學習到聆聽聖靈的啟示、順趁上帝旨意的重要功課。

決心苦行讀完律法書( 2010.6~2011.3 出埃及記、2011.3~2011.9 利未記、 2011.9~2012.2 民數記、2012.3~ 申命記)

有了先前研讀創世紀所累積的基礎與概念,小組決心要將以色列民族的 宗教史-所謂的「摩西五經」的其餘四部「律法書」一口氣讀完,個人覺得這 種決心是必須要向上帝獻上的,因為這裡再也沒有新約裡令人暢快、清新雋 永、有現代感的文字,可以時時當作自己靈修與生活的利用,這裡反而有相當 大的篇幅都是在談約櫃、聖幕、燈臺、祭壇等等這些「東西」要怎麼製作,或 者獻祭時要獻什麼、燒什麼、獻多少、燒多少等等條例與命令,尤其在出埃及 記25 章以後,似乎就準備開始在這種典章制度的經文中匍匐苦行,直到申命 記讀完為止。

這一連兩年的苦行,這剛開始的期間心裡也常常有疑問:約櫃、獻祭等 等事物當今已不復見,我需要清楚知道這些事嗎? 有時自己忍不住會索性來 個「大意讀經法」,不想去探究其中的細節及差異,然而,在組員各自輪流主 理的過程中,我們仔細讀過每一章每一節,一次一次地,我們在枯燥的律例中 漸漸嗅出上帝的嚴謹與慈愛,也漸漸體會出上帝對以色列民族的疼愛、用心及 賜福,成為以後上帝對人類珍視與救贖的源頭。當然,也常常在讀了一堆看似 用不上的條例之際,夾帶出現我們最明白、最耳熟能詳的基督信仰觀,但基本 上,我稱這過程為「苦行」,就是有著枯燥的意味。但是直到後來,自己開始 有一種感覺,我把它稱作「淘金比喻」,讀這幾卷聖經基本上要把自己當淘金 客,掬起一把沙子總是黑壓壓的了無生趣,但是透過細細的、反覆的淘洗,就 漸漸能找出一點一點閃閃亮光的黃金,固然黃金是我們所喜愛、所嚮往的標的 物,但是黃金若不與河裡的沙一起被掬起,是永遠得不著黃金的。當然,這個 比喻還是有點瑕疵,淘金客丟棄了不想要的沙子,但對於「基督淘金客」而言, 卻沒有什麼可以沙子是可以丟棄的,因為上帝的智慧全都隱含在這些不起眼的 沙子裡,別人視為垃圾的,基督徒都可以當作是寶,衡觀21 世紀的今天,兩 千多年前的「沙子」依然成為今日活命的話語。

感謝:小組的形式,代禱的團體

大安小組雖然在名稱上稱作小組,卻是融合了多樣性的元素,它像一個 內聚的敬拜團體,會前的詩歌讚美一直是重要的部份;它也像查經班,一步一 步踏著經文的字字句句前進;它同時像一個代禱團體,聚會結束前一同為教會 內外的肢體祈禱;它也有團契的質感,關心組員間的靈命與生活;最後,它也 有俱樂部的功能,吃飯聊天親像好朋友,也更像一家人。

細數著過去的點點滴滴,上帝的恩典一直臨在大安小組,我感謝一直參加不曾間斷的組員:玉鶴姊、何牧師娘(張豐富)、慶福兄與淑貞姊夫婦、勝結執事、騰軒執事,以及數年前開始穩定加入的菊妹姊,當然還有視會友活動至為重要、幾乎每會必到的鄭牧師,為整個小組討論提供適當的提醒與輔助,對我、對大家都有極大的助益。此外還有因為身體與生活之故斷續參加的維和兄、淑惠姊與妙子,以及許多曾經參加的人,感謝你們共組這個基督的身體,讓我在這個身體裡面獲得心靈滋長必要的養分,無論順境或逆境也不斷學習檢視自己與上帝間的關係,我們過去探訪、報佳音、教會獻詩、關心弱小,雖然做得不夠但總是盡力。

願上帝賞賜聚會的力氣,繼續祝福、保守、引導大安小組一路為主來行,最後願以希伯來書10:24~25來彼此激勵、扶持:「讓我們彼此關懷,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要像某些人放棄了聚會的習慣,卻要彼此勸勉;既然知道主的日子快到,你們更應該這樣。」(截自現代中文譯本∼大安小組給我的訓練!)

編按: 大安小組地點:教會教育館、鄭玉鶴家、洪增陽家、禮拜堂 隔週週三7時30分聚會。

 
 
Copyright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2-27001010    傳真:02-27001438
地址:106台北市信義路三段31巷16號